我在元旦期间狠狠休了个16天的长假,先从台北飞到福州在朋友家住了两天,然后转动车去三明参加大学同学的婚礼,之后再从福建转高铁到南宁、见了几位高中同学,然后呢又抽空跑了一趟柳州见见亲戚朋友,后来终于回家待了两三天、陪陪家人,很快又从南宁飞北京、在北京见见同学同事,最后从北京飞回台北。
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休过的时间最长的一个假期、也是我回家路途中最折腾的一次旅行。可我这十多天除了回来探亲,还顺便见了十几二十个同学,包括大学时期的、研究生时期的、还有高中同学、甚至小学同学都有。这约会效率高得我自己都惊吓到了,而更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其中很多同学朋友,我们已经好多年没见面了。少说有两三年、多的有六七年、甚至整整十年没见的也有!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中国实在太大了!
当年离开家乡到省外读大学,谁都没有想到、以后就留在了异国他乡、从此远离了年少时期的亲朋好友。
当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同学、毕业吃完散伙饭时,彼此也很难真正体会那种,道一声珍重之后,再见面可能已是别后数载、甚至此生很难再有机会相聚的伤感。
渐渐地,我开始相信,古人说的那句老话“有缘千里来相会。”也渐渐懂得,匆匆那年遇见的人,曾经的缺点都不见了,只剩下想念。
我很庆幸自己的名字,还挺好记的。可怕的是,有些曾经和你玩得很好的伙伴,突然有一天、你再也想不起他/她的名字。
为了能记住朋友的名字,还是要保持联络。不管是简单的问候,还是默默地关注。好在现在的科技很发达,各种社交软体丰富了人与人交流、互动的管道。微信朋友圈ㄧ刷就知道谁在哪里、又做了什么,即使世界再大、你的名字也会在留在我心里。
可是如果有机会可以见上一面,当然是更好的。作家梁实秋先生在《送行》里写着:“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的风雨,我要去接你。”这首小诗,我深有同感,因为可能你越过了千山万水来到我的城市,剩下的距离就让我走向你,可是当你要走,我怎么忍心看着你的背影渐渐远去…
与天南地北的朋友在一起,请珍惜相伴的时光。刚好今天看到自由作家Peter Su的鸡汤文,他说:“陪伴,是一个人能给你的最大礼物,每个人的时间都有限,也都有属于它原本的价值,当一个人愿意将有限的时间分给了你,也等同最珍贵的给予,即使只是静静的那样待着,也是他的全世界。”
我非常赞同他说的前半部分,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可是最后两句我就没办法完全认同了。对我而言,能与天南地北的亲朋好友、见上一面已经很不容易,我只想好好吃个饭、或是坐下喝杯茶聊一聊。听一听你这些年都在做什么、心里有什么想法、遇到了什么有趣或是让人生气的事情⋯
短暂的相处,如果可以换来高品质的交流,才不枉此行,不管是资讯的分享、还是情感的表达。假如两个人在一起,各自滑着手机、那跟两个世界的人还有什么差别?相见不如怀念。也正因如此,我回家几天陪父母,纯粹只是为了让他们看到我生龙活虎的状态,心安。而彼此的相处时间里,我都只是默默看着他们玩手机,岁月静好。我知道他们爱我、我也很爱他们。可是与父母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似乎透过电话或是视讯才能更具体一些。
在这十天半个月的长假里,我跑了好几个地方,所看到的是,同龄的朋友、同学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上努力奋斗着、在这个有点浮躁又让人振奋的中国,认真地生活着,都挺好的!
有些无奈、见不到面的朋友,我们彼此宽慰着,来日方长。保持联络,以后总会有机会再见的,到时再一起吃个饭、好好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