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家里都会有好几个功能区分的房间,即使没有也可以试试松浦弥太郎的方法。
昨天说了我对打扫没有整体的思路,所以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会很有挫败感,以至于对打扫这件事产生了抵触的心理。
但是看完他的建议,对照我的生活习惯就发现了有不谋而合的地方。
他说,“即使每天清扫,也有很多只有大扫除才会触及的地方。为了给大扫除减轻负担,建议大家把这些地方进行分割,每天针对分割好的部分做个‘小扫除’。比如‘今天要打扫阳台’‘今天要擦拭灯罩’。如果房屋环境总能保持清洁,心情也会愉悦,通过每天一个清扫小工程,带给自己心满意足的成就感。假如能长此以往坚持清扫,生活便不再需要大扫除。”
这句话带给我的启发远不止于字面。每天看到清洁过的客厅地板、厨房地板和卫生间地板,真的很有成就感。就像之前打扫所经历的挫败感都不曾发生过一样。
今年过年打扫卫生时我把水晶灯上的浮灰擦干净了,再打开时满室璀璨夺目。我终于理解为何打扫卫生需要每天分割一部分来清扫的道理了。虽然是在没读这本书之前就已经实行的,但很庆幸作者和我的做法相同。
比如作者说,“擦桌子时,先用拧干的湿布擦拭,然后再用干布擦拭,最后再用另一块干布重擦一遍,如此一来,桌子才能擦干净。如只用湿布擦一遍粘在桌上的污渍,有时会导致污渍面积越擦越大。正因如此,才需要用干布擦拭,甚至擦两次。这一举动,与其说是为了擦掉污渍,不如说是擦桌子的仪式。”
这跟之前我看到一位专业的保洁人员说的方法类似。
看来,要想擦干净,必须同时准备三条毛巾以上才可以啊。如果没有这个仪式,那么擦桌子真的不想进行下去。因为擦之前还要顾虑桌面上的物品,这曾让我无比烦恼。
我的办公桌上除了一个四脚的置物架外,空无一物。笔筒都被我放在了柜子里的电脑主机上。除此之外,就只有一个桌面垃圾筒。
我经常写字的矮桌上放的就是我常用的书籍及一些物品。因是我喜欢的东西所以清扫起来并不嫌烦。
直到现在才明白,有些物品真的不必请到人生中。若它们和你没有过同频共振,也没有过情感的联结,就不会在生活的长久厮磨中磨合出你想要的状态。
所以,从精简物品开始,必要的东西一定选择耐用且是自己喜欢的。这样,在打扫时心情也会是轻松的,情愿的。
每日不光是做分区打扫,也把不用的东西打包一下扔掉吧。这样,房间才能更清爽,心情也会更放松。
不舍得扔的物品最后还是得扔,不舍得用的物品肯定会有人舍得替你用。
舍去不必要的,才能迎来最需要的。
我是挹洗俏月,扫除分享带来奇妙感受,祝您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