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商平台的生态系列文章,已经发表过九篇了,最近一直在和朋友探讨一个问题:到底电商平台的本质是什么?生态又是什么,是不是一个很虚无缥缈的概念?
也许从研究生期间就开始做电商平台的缘故,对于任何关于平台的问题都会让我非常感兴趣。今天的这篇文章希望就电商平台是什么这个问题与大家探讨。
一、平台是什么?
在前面九篇文章,我一直都是以京东、淘宝、美团、滴滴、去哪儿、饿了么等互联网平台为研究对象,今天我们先跳出互联网,想一下我们都听过哪些关于“平台”这个词?
“平台”这个词在目前的很多大小文章经常出现,比如:
建立高新技术发展“平台”的技术开发区、中外合作交流“平台”、广大毕业生施展身手的创业“平台”、学者之间相互交流的学术“平台”、电子支付“平台”、网络游戏“平台”、电子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安卓IOS操作系统“平台”,等等。
看到上面这些各种各样的“平台”,我们应该能发现一个共性,都可以概括出平台方、供给方、需求方三种角色,比如:技术开发区的政府相关部门(平台方)/入驻企业(供给方或需求方)/人才(需求方或供给方)、操作系统平台(平台方)/各种软件提供者(供给方)/设备持有者(需求方),等等。
从经济学上来看,这些平台及其相关产业形态,无非都是在双边或多边市场的经济资源整合基础上形成的交易/交流平台:
二、平台怎么产生?
我们先来看一个“信用卡平台”的案例,它连接的是持卡者(需求方)和各商场饭店等消费场所(供给方)。消费者会考虑它在商场的通用性,如果不能商场接受或接受范围有限,则消费者显然不会选择该信用卡,而如果该卡可以被广泛使用(这在金融上叫流动性),消费者显然乐于使用。
同样地,商场饭店等消费场所在考虑是否安装刷卡机时,首先考虑的则是有多少消费者愿意使用某种信用卡,如果信用卡的使用者不多,导致刷卡机安装成本高于利润,则商场也不会有多大的热情去安装。
上面这段话概括起来就是:
市场里的一方对于加入某个银行卡平台有个价值预期,这个价值预期取决于对于该平台上的另一方的规模预期。
一个平台是先有供给方还是先有需求方?
这仿佛成了一个鸡生蛋和蛋生鸡的问题,如果按照纳什的博弈均衡,供给方和需求方很可能都不会先加入一个平台(也不是说绝对不会,这里边涉及人的心理,非常复杂)。
我们看一下这个简单的博弈模型(数字是我编的,我们理解其中的分析框架就行):
表1 信用卡平台产生模拟
左边的数字代表商家效用、右边数字代表消费者效用,显然当商家选择安装刷卡机、消费者选择办卡时,整个平台的效用最大。但如果只有一方加入平台,那么加入的这方会损失效用,如:用户的年费、商家的安装成本等。如果是在极小化损失下的决策框架下,供给方和需求方都会选择不加入平台。当然,实际情况比这要复杂的多。
如果自然情况下很难形成平台型组织,那么平台如何产生的呢?
这个时候就得看平台方的协调了,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技术开发区平台”的形成例子:
如果我们是一个城市的发改委,现在想要建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经常看见不同开发区给予企业或人才的不同优惠政策,给予优惠政策的时候,就要考虑对供给方和需求方二者的吸引,同时也要考虑自身的社会效益问题。
平台的产生初期,往往是依靠平台方的资源,补贴一方先进入的成本,于政府而言利用的是地方财政,于互联网平台而言利用的则是外部资本投入。
我们可以看到有两种典型的优惠策略,有些开发区是对进驻的企业采取免税、政府补贴等优惠,用以吸引企业入驻,当好企业数量增加时,人才自然会涌入。
而有些开发区则是从吸引人才的角度入手,对人才给予户口等优惠政策(我们对今年各城市的抢人大战应该还记忆深刻),有了大量人才之后,就不用担心企业的进驻。当然,也有的开发区采取两者同时优惠的双轨制,但即便这样,也有补贴重点之分。
市场里的一方对于加入某个银行卡平台有个价值预期,这个价值预期取决于对于该平台上的另一方的规模预期。
“技术开发区”的平台产生机制和中国最大的两家电商平台非常相似——京东和淘宝。
阿里从一诞生就秉承“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使命,依靠中供铁军打下江山,淘宝自然不例外,它的成功来源百万商家。淘宝平台的诞生来源于平台初期对商家侧的赋能,有了大量商家和各式各样的商品之后,消费者自然而然就来了。
而京东呢,从自营起家(没有第三方商家,不能称之为平台),秉承“科技引领生活”的使命。我们知道京东最大的优势在物流体验,依靠绝对的用户体验在惨烈的电商红海杀出一条血路,2010年开始发展平台,不断有商家入驻,目前已有20W+。商家入驻京东主要是因为京东有了大量忠于平台的用户。
淘宝先从供给方入手,而京东则先从需求方入手,形成各自特色的平台。如果能够细细研究的话,我们会发现两个平台在“平台生态”的很多方面非常不同,但殊途同归,平台发展起来后一定要均衡好供给和需求两方,这才是健康的平台。
聊完了平台的产生机制,下周我们将以互联网平台为例说说什么是“平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