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就如同一幅刺绣,制作时一针一线,不敢马虎。欲察其美,探其神,也需近看,从一针一线看起。
同样,若想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就必须掌握“细读”的本领。
试想,无论你看了多少部发人深省的电影,也未必能过好粗茶淡饭的生活。电影是跳跃式的,生活却十分具体。
文章也是如此——无论你读了多少篇文章,如果只去读加粗的字体,只捕捉吸睛的词汇,你就慢慢会失去真正阅读的能力。无法将词语组织,无法将段落串联,脑子里都是支离破碎的知识点。
等到自己写时,也就会缺乏一种流畅力。
说到背知识点,这是绝对是对教育的误解。知识的确可能是零散的,但是,不能将知识点进行串联,从而融会贯通的话,等到考试时,只能是望着题目对不上答案。脑子里白白一幅漂亮的光景,却没有能力使其跃于纸上,何其哀哉?
既然谈到“细读”,读到什么样儿算行了?
老生常谈——既要读进去,又要读出来。
读进去,进到何处?
一,作家构筑的氛围中。调整一个舒服的姿势,跟随作品的情绪,探索人物的内心。第一步很重要,一个舒服的姿势。
这是作品表面。
二,作家传播的思想中。这是作品内里。
由表及里,深入浅出。仿佛在水中畅游,时而上时而下,时而义愤填膺,时而冷眼旁观。与作品中人物对话,也与作家对话。时刻保持警惕,像在拳台上审视一个对手一样,审视一部作品。
比如我读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为什么最后要安排女主角得知真相呢?倘若不知道,岂不是能够更好的活下去?但倘若永不揭示,对于男主角来说,又是否太过残忍?
读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我”真的曾深爱过直子么?她的转变由何而来呢?那一夜的温存究竟是何用意,是否过于理想,充满了对渡边的共同怀想?绿子——如喜欢春天的熊般喜欢的绿子,究竟于我是何意义?
读米兰昆德拉的《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对于托马斯来说,特立莎带来的重是否值得承受?或是说,他一直在等待所谓“重”的到来。放弃曾经家庭的重,追求性爱与自由的轻,对于个人选择来说,是否真的需要道德来判断?
原作者写完,我再拿来写一遍。
当然,文章也罢书也罢,种类繁多,以满足不同的需求,总不能每次读书都像打仗一样疲劳。我的设想是,书能够像意式浓缩咖啡一样,固然苦涩,固然有人嗤之以鼻,依然能大兴于天下。
关于读书,我的建议是——多读经典。
读一本经典的书,看似艰苦,实则一劳永逸,直接读出共性,读出真相。一旦搞懂一本,此类的书都不必读了。想在泛泛之辈中浑水摸鱼是容易的,想从名著中出头却难于登天。因为他们只能从大的方向挖掘人性,不像粗俗的作品,只在西瓜皮刺来刺去,触不到西瓜瓤。
读出来,读出何物?
一,文章结构。
二,选材构思。
三,描写风格。
这是从结构主义的角度,强行将文章的骨肉拆分开来,是为了萃取出规律来。同音乐一样,看似是随性而致的万千变化,说到底,不过是音符的排列与和弦的组合。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争取做内行,看的更多。
文章也如此。
确定了整体结构,相当于骨架;
确定了内容选材,相当于筋肉;
确定了语言风格,相当于皮囊。
缺一不可。缺一,不是虚弱,就是丑陋。
总而言之,读文章、写文章,是慢功夫。
文字的感觉要一点一点渗进身体里。这与健身是一个道理,不懂方法胡练一气,当时累成狗,隔了几天却全都付诸东流;相反,先学习正确的方法,只选用可以完全驾驭的重量,不争强好胜,不哗众取宠,不盲目学习他人的动作,循序渐进地坚持下去,则会有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