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曾说:“在我的中学时代,什么东西真正提高了我的语文水平,使我在后来的写作生涯中受益无穷。我发现是两样东西,一是读课外书的爱好,二是写日记的习惯”。
相比大师,我只是个写作新手,但我的语文水平和写作基础,想想的确得益于这两样。
读课外书的爱好
我父亲是名教师,当年教高三语文,家里物资虽缺乏,依然风雨无阻地为我们几个孩子订阅了各种书刊报纸,如《中小学生作文》《作文成功之路》《中国少年报》《南方日报》等等。
印象里,父亲并没有强迫我们一定要全部读完或者要写什么读后感,他只告诉你想写好作文,这里就有可参考的资源。
倒是母亲,看到那些书刊崭新搁置在那里时,会嘀咕几句,每个月都花钱订这些,结果没人看,糟蹋钱。
现在想起来,他们俩真是神配合。一个负责提供资源,一个负责提供鞭策。
我确实没做到每期必读。
不过,有个杂志,我做到了。只要发现封面没见过,我就像发现大陆一样,偷偷摸摸地拿起它,躲起来翻阅,那就是《家庭》。现在回头看这段经历,不由地想,或许正是它的包罗万象,打开我对众生百态的第一感知。
还有一个榜样的影响。
姐姐是个学霸,成绩优异,酷爱读书,家里不少漫画书故事书名著就是她买的。我就跟着她,按照这自己的兴趣,一本本地读。
于是,在这么一个环境中我还是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一个受益终身的习惯。
写日记的习惯
读是写的开始。
四年级的某一天,我把A4纸逐张裁剪成8等份,用订书机把它们订制起来,就做成第一本日记本。这么小的日记本,我每天只写一句话,一件事。
时隔多年,唯一记得的是:“今天,我家里有了一台电视机。”
后来,开始用学校的奖品——硬本抄写日记。就我这性格,日记里肯定有写母亲怎么打了自己,那本封面是橙色的日记本没有保留下来,不知道是怎么丢失的。
上了初中后,记录慢慢成熟了,能写满一页,事情有细节,感悟也穿插一二。按学期或年份来,到大学毕业,日记本已超过10本。
说到写日记,想起表弟,他是一个将日记的“日”字做到极致的人。不间断,每天写,写了十多年,日记本垒得高高地,看着它们,不得不相信日子是可以丈量的。想想,以后他写回忆录不愁素材,真实性也高。
翻看之前的日记,有的是流水账,有的是主题写作,有的是情绪抒发,有的是读书笔记,思维局限、文辞粗浅、絮絮叨叨,拿不上台面。
那,这些到底给我带来什么呢?
现在回看,那是一个看得见进步的旅程。
首先,它给我和自己相处的空间。写,一开始是件私密的事情。有些话没人分享,有些事没人分担,我可以跟假想的自己对话,我手写我心,放松自在。
其次,它为我留下可回溯的痕迹。那个年代,没有相机、没有电脑、没有网络,只能靠实物或文字来承载记忆。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感谢那提笔记录的每一刻。
第三,它让我开始尝试写作。就如高考后,尝试第一个中长篇故事创作。
当年顶楼没有空调。风扇开到最大档,出来的风与机器本身的发热,怏怏地打了个平手。地板铺着块状连接而成的竹席,我趴在上面唰唰手写小说。身底的竹席逐渐升温,我滚到地板上,直接蹭瓷砖那份瞬间的凉意,想着黏糊了再换一地。结果,直到双臂因撑地过长,导致肩膀脖子酸疼,不得不活动“哎呀呀”爬起来时,才发现所趴之地一片汗渍油腻。就这样17天下来,脖子酸疼卡壳了好长时间,记得那时爸妈不禁笑话:“读书这么努力,那就不得了了。”
到了大学,尝试短篇小说创作。到了社会,尝试公文和主题写作。
最后,它提高我逻辑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这些是一个演讲人要具备的基础,感谢写打下的薄薄基础。好习惯越早养成越牢固,受益也将越多越深刻。
到记忆里游荡一圈,看到那时候的自己,感觉有些奇妙。
回看时,时间走得快,一下子就长成了现在的模样,当时应该是无从得知的。
原来,认真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