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每种生活方式都有它的仪式感,而磕长头就是这个民族对生活的仪式感,冈仁波齐并不是终点,接受平凡的自我,但不放弃理想和信念,我们都在朝圣的路上。”这是《冈仁波齐》的导演张扬说的一段话。
刚刚看完了《冈仁波齐》这部电影,看完出奇的平静,没有以往电影中那些让人心潮澎湃的情节,感觉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电影完全是一部记录,记录一群藏民跋涉近2000公里,磕10000个头去到自己心目中的神山“冈仁波齐”朝拜,十一个个人,他们去的目的也各不同,有人是为了通过朝拜之路洗刷自己身上屠宰牲畜犯下的“罪孽”,有人是为了洗涮自己的运气,有人是为了子女平安健康......
影片平淡的记录还是有几个情节是挺让我震撼的:
1.第一个情节就是在村民们朝圣开始磕第一个头的那一刻,最开始的时候,我以为他们的朝圣顶多就是从他们的村子一直走,走到冈仁波齐,然后进行朝拜。但是他们却不是这样做的,他们要从出发点开始磕头,一直磕到神山。他们都事先准备了两块厚的木板,将他们拿在手上,身上披着一件皮褂子在肚子前面。当他们磕头的时候,先将双手举过头顶,然后下蹲一点,向前一扑,双手合十,头磕地,走几步后又继续前面的动作。
2.第二个情节就是在他们的拖拉机坏了之后,的先由男人们在前面把车拉着,女人们在后面磕头,每走一届,男人们就会把车停下。然后拿上磕头用的木板,走回上一次启程的位置,然后又从那里开始磕头,一直到停车的位置,做下标记,然后又开始拉车,继续前进,周而复始。这个也是我很没有想到的,我以为他们只需要拉车就好了,没想到他们真的是把每一步路都磕过去的。
3.第三个情节就是在下面这位老爷子死去的时候,当发现老爷子没有呼吸的那一刹那,帐篷里面非常安静,没有人哭,没有人闹。感觉这一切都是应该发生的一样,后来请来了三个喇嘛,将老爷子的尸体放在神山的一处石台上,喇嘛们在念着经文,天空的苍鹰正在盘旋。朝圣的村民安静地离开了,把老爷子交给了大自然,很自然的天葬。
看完这部电影,想起在前不久看了一本书《一个人的朝圣》,当时记得是在书店一口气读完的,很好的一本书。今天感觉它和《冈仁波齐》总有些相似,但又有很大的不同。《一个人的朝圣》中的主人公因为年至中老,但他自己感觉自己的生活总是没有任何的意义,妻子对他也是各种排挤与嫌弃,每天都是行尸走肉般的活着。但到有一天,他收到了一封来自多年前的朋友奎尼的信,在信里告诉他说,她得了癌症,马上就要死去了。主人公哈罗德听到这个消息,纠结了很久写了一封给奎尼的信,让她等着自己,在寻找邮筒的路上,他越走越远,妻子和朋友也开始由最初的不相信,变为了期待,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最终,他做到了。
相同之处呢,就在于他们都是为了自己心中的某一个信念,走了很远的路;而不同之处呢,《一个人的朝圣》中的哈罗德是因为一个生活中突然的意外才走上朝圣之路的,他的朝圣目的是为了让奎尼活下来。而去往冈仁波齐的朝圣者们,他们似乎没有给我们传达出他们的明确目的,或者说,去往冈仁波齐朝圣就是他们信仰中认为应该做的事,不需要一个特别的意外的理由。我也有些读不懂吧,看完电影的第一映像就是这者之间很相似,但又有很大的不同。
做为我们普通人来说,想要像冈仁波齐的朝圣者那样,为某一个东西,执着地去朝拜一次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是种在骨子里的信仰,我们我们多数人是没有这个东西的,更是学不来的。这种仪式感在奶奶这一辈好像还有影子,但是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完全没有感觉了。而我们更像的则是《一个人的朝圣》中的哈罗德。
“焦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普遍的问题,每一个你在表面看起来平常或者风光的人,其实大家都在焦虑着,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自己的认知与社会行为的矛盾,或者那些放不开的牵绊,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谁也逃不脱,因为我们当下的生存环境就是这样,这不是某个人的“病”,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而哈罗德就做了一件我们很多人想做却没有各种理由(机会,时间,勇气等)去做的事,所以读到他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映射到自己身上,其实谁不想走呢?
看《冈仁波齐》,我看到的更多是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至于学习,我知道我不可能有驱动这些人行走的那个东西,因为这是长在骨子里,信仰里的东西,谁也学不来。
希望有一天,我是走在朝圣的路上,续写这篇文字,这个方向,无关宗教,只关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