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棠来到我的生活中开始,我就莫名其妙地对他有敬畏感。和很多妈妈交流,她们觉得我莫名其妙。其实这种敬畏感是自己跑出来的,和我没有多大关系。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想弄明白,我在敬畏什么?
后来,读到一句话:“开悟者的状态就和孩子一样。”
我豁然开朗,终于弄明白了我在敬畏什么。
我敬畏的是孩子的整个生命状态!就算孩子是混沌的,但孩子呈现出的状态,却清晰地为我们的灵魂进化之路指明了路标。
你哪里需要在修行路上遍访名师?就先以孩子为师,试试能不能修够学分毕业再说吧。
生命力、好奇心、探索精神、善良、纯净、快乐……,这些我们都不提了,就先学孩子身上的两个特质,这两个特质人人都迫切需要,但拥有者寥寥无几。
1、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
三岁之前的孩子活在“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的状态里,他们只有“当下”。
在当下笑,在当下哭,在当下探索,在当下体验爱恨情仇。活在当下,那就是生命的无上智慧啊!
这是一个无常世界,无时无刻都在变化,在无常的世界里怎么可能追求永恒?我们唯一能掌握的只有“当下”,建立无常思维,活在当下,随时准备放手,随时接受当下的现实,不过是洞悉规律后的明智选择而已。
可惜这样简单的道理,我们却总是记不住。我就是那个记不住的典型代表。
有一半的时间里我活在过去。过去伤害我的人,伤害我的事,我把它都搜集在一只叫做“痛苦之身”的袋子里。走到哪里,我就把袋子带到哪里,腰累弯了,也在所不惜。后来那个袋子就长到了我的身上。任何来到我眼前的人和事,当下活生生的人或事,我都看不见。我在做什么?我忙着在袋子里寻找、匹配信息。比如眼前这个人在袋子里的标签是仇恨,好,那就继续仇恨!我看不到这个人的所有真实变化,仅仅是听从过去的指令,执着地一直恨下去。
还有一半的时间我活在未来。有时我把未来视为救赎。当我被“痛苦之身”压弯了腰的时候,我找到了一个叫做“希望”的拐棍!于是我拄着这个神奇拐棍,一步就略过当下跨到了未来。有时,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充满恐惧,担心行动的结果不能如我所愿,于是我在每一个弥足珍贵的当下忙着为恐惧搜集证据,也忙着未雨绸缪!
从小棠出生到现在,四年中,我读过很多鸡汤书,我把《当下的力量》读了一遍又一遍,我能清晰地论述活在当下的理论,我也很多次在游戏中进入当下!在纯粹的游戏时刻,听孩子发出一尘不染的笑声,也听自己发出简单快乐的笑声!享受没有任何挣扎、分裂的纯粹的喜悦!
可是,可是,过去伤害你的那个人,那件事,那句话……,那个最深的痛,怎么可能凭空消失呢?怎么可能完全忘记呢?恨与痛苦相依相伴,依旧是说来就来,偶尔还会霸道的赖着不走。
是的,把道理变成自己的,比把财富变成自己的更难!可是只要持续地学习探索,它终将会是你的!
我跟着小棠学了四年,心怀敬畏地学了四年,至今不敢说及格,但是已经有了突破。
你不仅要忘记过去的伤痛,还要忘记过去的快乐!也许你不赞同“忘记”这个词,那么可以换成“不执着”。所有来自过去的意识,都是对当下的遮挡!
你还要警惕成功学倡导的所谓的目标导向思维!你可以怀有梦想,但是绝不可以执著于行动结果。特别要警惕“希望”这样的词,如果你把未来视为救赎,那么必将错失当下!
尊重每一件事,却又不在乎这一切,牢记无常规律!
仅仅关注行动的本身,行动的结果自然而然产生!
“当下:是痛苦的终结地!“过去”和“未来”则是痛苦的盛产地。比起追逐财富,安住于当下,才是真正的智慧。
2、开放式思维
孩子的思维完全开放!随时随地都在准备着吸收营养,在酝酿着突破式地成长。
成年人的思维大多是一天天僵化,慢慢地走向死亡。
很多人会把过去学习到的知识、总结出的经验当成尚方宝剑,当成“正确答案”,并最终固化成一种思维模式!无论当下发生什么问题,固化的思维模式都会自动登场。看似每次都在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但其实都遵循了思维“套路”。
还有些人因为知识渊博而滋生傲慢!对新知识、新信息,总是一句“这个我知道”!其实,你也许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可惜那个“其二”,被傲慢阻挡,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知识真的是个最大陷阱!所有人都觉得知识是个好东西!可是你确定你能一直做知识的主人吗?在我看来未必!
每一套知识体系都不过是认知这个世界的一种工具。你若觉得某个工具好用,依赖上了这种工具,不管是什么问题,都非得用这套工具解决,离开这套工具就寸步难行,那我能不能说是工具做了你的主人呢?
张无忌在大敌当前的危机时刻,向张三丰临阵学武,当张无忌练习到把刚才所学全忘了时,张三丰大喜,说现在可以去御敌了,结果张无忌当真是功力大增,大获全胜!
你学了多少知识,当真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你忘了多少,才更重要!
思维保持开放性,就要时刻准备着清零知识,永远保持好奇心,谦卑心,用新的知识超越旧知识,这种超越必须是永无止境!只要你停止超越,就意味着思维将走向固化,而固化是思维死亡的前奏曲。只要你停止超越,你已有的助你成功的知识,必然会成为束缚你的最大元凶,必然会使你在当下犯错。
但凡是看到了孩子思维的完全开放性,又怎么会不生出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