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大帅府,半部民国史。"帅府景点的宣传广告虽略有夸张,却也反应出这座府邸背后独特深厚的历史背景。一百年前,这里曾是东北政治和权力的中心。现如今,站在近三米高的青色院墙外,依稀能感受到往日的庄严与气派。
帅府门前的广场上有一座张学良将军的塑像,高约七米,皮靴、马裤、军装,一袭戎装的他很是英武帅气,意气风发。
张氏帅府始建于1912年,是 奉系军阀张作霖及长子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由东院(三层罗马式的大青楼和中西合并的二层小青楼)、中院(中国传统的三进四合院)、西院(红楼群)和院外(赵四小姐楼和边业银行)四个建筑群组成,其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中院
由塑像右后方的铁门进入,沿着青石板铺成的地面,左走十几步就是帅府中院正门的入口。中院是仿王府式建筑,是坐北朝南的砖木结构,呈“目”字形,属中国传统的三进式四合院。全院占地3900平方米.房屋共13栋,计57间,建筑面积1460平方米。
正门迎门处,是一面高大的影壁墙,由45度角斜放的青方砖贴砌而成,磨砖对缝非常整齐,影壁正中镶嵌着一块雕有‘鸿禧”二字的汉白玉,有大展宏图,洪福齐天的美好寓意。
正门处的空地上,展出了我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是在张学良将军的支持下,由辽宁迫击炮民生工厂在1931年制造。
正门的门阶两旁立有上下马石。正门两侧有抱鼓石狮,镇宅辟邪,还有打仗得胜凯旋的之意。
正门房的廊柱上部是木雕彩绘和缕空雕花。朱漆大门扇上绘着秦琼、敬德两个门神,门洞内例上方悬一块横匾.上书;“治国护民。”
门洞两侧各三间屋,东三间为警卫室(2间)、传达室(1间);西三间为电工室(1间)、电话室(2间)。
一进院有东西厢房各三间,屋内的布置和蜡像均是还原当初的场景。
东厢房是帅府的内帐房,掌管帅府内的财务开支,每张桌子上都有或大或小的算盘、帐本、笔架……现代的财务工作者参观后,有没有感觉自己好幸福呢?
西厢房是帅府承启处,设文武承启处,文承启处接待、禀报、引进前来帅府公干或拜访的文武官员。
在两侧厢房的南端,都各有一个六角月亮门,门内各有三间耳房。东耳房为帅府的厨房,门前有一个水井,供厨房用水和帅府院内用水。以后因帅府人员增加,又在东花园后边加盖五间瓦房与厨房连接。西耳房为厨房仓库和厨师休息室。
月亮门上、山墙的础石、窗口础墙这些小角落也都镶有寓意深刻的石雕.题意多为富贵吉祥.功名利禄等内容,这些栩栩如生的作品,在东北地区是绝无仅有的。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艺术水平之高,在全国也不多见。
一进院内的空地内还展出张作霖子女上下学乘坐的车,典型的民国官家气场。
一进院与二进院相隔的是一面7米高墙,中间开有大门,门口透雕垂花顶式门楼,名为垂花仪门。两边门柱都有护柱抱鼓石,对开的万蝠流云门扇是张作霖当年迎接贵宾时出入的地方。帅府人员和普通客人都从门扇两侧绕行沿回廊入内。
此处的设计很是别具匠心。下图为万蝠流云门扇开启时的样子,我们这些“贵客”都是从这儿大摇大摆走进二进院的。
二进院,比一进院大些,方砖铺地、几株绿树、雕梁红柱配回廊、蓝天白云映青瓦,显得整个庭院甚是幽静清雅。
二进院是张作霖办公和会客的地方。正房门前,有一雕花门楼.门楼正上方悬一横匾,上书“望重长城”。
下图依次是张作霖的办公室,会客室。
二进院东侧的东围墙处开一个角门.通往东院帅府花园和小青楼。在东院,角门被花园假山山洞所隐蔽,走到此处,令人有种路转溪头忽见的感觉。
三进院与二进院基本相同,属帅府的内宅。正房为七间,中间厅堂供奉张家祖宗灵位。东屋为张作霖的二夫人卢氏居住,西屋为五夫人居住。小青楼建成后,五夫人携张作霖几个较大的女儿去小青楼居住了。
东厢房为四夫人许氏居住,张学思生于此屋。
西厢房是张学良与于风至居住。曾为张学良与于风至举行结婚仪式的地方,张学良的女儿和三个儿子均出生在此屋。
现在三进院的正房正在举办“张学良将军业绩展览”。用大量照片和实物展现了张学良将军的业绩。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6年的“西安事变”,从东北迅速沦陷到国共合作抗日,从不抵抗将军到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的心路历程应该无法用简单的寥寥数语来形容,这其中又有多少个权衡利弊、身不由己、言不由衷……我们无法全部知晓,也无权评说,只来感叹,他从人生的30岁开始,离开故土70年,那一份浓浓的思乡情也只能永远的留在心中了!
张学良被囚禁的路线
幽禁期间,宋美龄写给张学良的信。信中表达了宋美龄对张学良的生日祝福并送金笔作为生日礼物。
东院 大青楼
位于东院北部,是仿罗马式建筑,因采用青砖建造,故称大青楼。楼高三层,约37米高,是当时奉天城的最高点之一。外墙立体浮雕造型生动、工艺精湛,是民国时期东北建筑的经典之作。虽不及现在的区级政府办公楼高大壮观,但那一份精致和典雅的气派着实让人赏心悦目。
大青楼建成后,就作为张作霖、张学良父子的办公和居住场所。
张作霖的办公室,办公桌上有关羽跃马扬刀的摆件(帅府东北角还建有关帝庙,其崇拜信仰之情可见一斑),地上还摆着讲究的烟灰缸、炭火盆,还有原始的冰箱。
一楼东侧的老虎厅不得不提,一对猛虎(标本)昂然并立,“老虎”原是部属汤玉麟送给“东北王”张作霖的。这里也是张学良处决杨宇霆与常荫槐的地方,因厅内有虎而得名。
一楼会议室和宴会厅的屋顶。
一楼宴会厅
二楼张学良的卧室
东院 小青楼
位于张氏帅府的东院南,由于帅府花园的中心,又有“园中花厅”的美誉,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二层砖木结构小楼,因其采用青砖青瓦建筑而成,俗称小青楼。它是张作霖为他最宠爱的五夫人寿氏专门修建的。小巧精美、造型独特,整座楼体呈凹字形,中间为两层高门楼,二楼有外廊式阳台,其正面朱漆廊柱、雕梁画栋、彩绘雀替,体现出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小青楼枭混线条的雕饰、窗口饰以镇石、楼后顶部砌有环形女儿墙等手法则是典型的西洋风格。小青楼是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小青楼作为张氏帅府第一座仿西式建筑,采用了大量的木雕、砖雕等中国传统工艺来装饰楼体。
小青楼外部装饰精美,内部装修同样豪华气派。小青楼上下两层,一楼东、西两个房间分别为寿夫人卧室和会客厅。我参观的时候,二楼没有对外开放,只能透过精致考究的木质楼梯向上望一望了。
寿夫人搬到小青楼后,为避免引起其她几位夫人的不满,把其他几位夫人生的较大女儿们都接到小青楼二楼居住,所以早期小青楼亦被称为“小姐楼”。 小青楼也是张作霖日常生活起居的一个重要场所。1928年6月4日,在皇姑屯事件中被炸成重伤的张作霖就是在这里一楼西屋走完了他短暂而充满传奇的一生。
东院帅府花园最南面的假山凉亭。
东院最北面的关帝庙,中间供奉着关羽,左面是供奉着关羽的青龙堰月刀,右边供奉看着张作霖的泥胎像,张作霖每次打仗前都会到这里拜祭,以求胜利。
院外建筑 赵一荻故居
俗称“赵四小姐楼”,位于张氏帅府的大院的东墙外,为一座二层中西合璧式建筑,因1928年—1930年间,张学良将军的红粉知己赵一荻(人称赵四小姐)曾在此居住而得名。赵一荻故居占地547平方米,建筑面积428平方米,独立成院,清幽雅致。整幢小楼装饰精美别致,这里既有体现中国传统风格的描金彩绘,又有雕刻廊柱等欧式建筑艺术的鲜明特色。其室内陈设以法式家具为主,尽显豪华气派。
琴房办公室
宽宏大量、温柔贤惠,被绑上这些道德标签的古代女人在爱情面前更要妥协,这背后有多少的无奈和落寞呢?这座小楼,静静地立在帅府墙外,近近地看着……同时,它也见证另一个女人不记名份,凶涌热烈的爱,那对有情人的无数个朝夕相处,浓情蜜意,海誓山盟……一墙之隔,隔住了名份、地位,却终究没隔住爱情的宿命!
赵四小姐搬入此楼居住,她就把自己的卧室设在二楼西北角,这里虽然比其它房间阴冷,但抬头就可以望见大青楼里张学良办公室的灯光,此时她内心应该是充满温暖的吧。
院外建筑 边业银行
因为时间紧迫,参观的很是仓促,在楼里常常分不清东南西北,楼上楼下,进口出口,后来得知这正是设计者初衷所在——只为提高银行的安全系数。
存放钱财的地库需要下两层狭小的楼梯,厚重的铁门充分起到了防火防盗的作用。
当年银行交易大厅的情景再现,蜡像做的很逼真,大厅宽敞高大,老式挂钟,大理石柱,总体感觉非常气派。
西院 红楼群
位于帅府的西院,1933年正式建成。红楼群是帅府规模最大,房屋最多的建筑。大楼均为3层,地下一层,其中有两幢厢楼,4幢正楼。每一幢楼的平面、立面造型各具特色,但风格大致相同,它们均采用三角形的山花、红砖墙体、坚立比例的矩形方窗,壁柱、线脚、门窗框、檐部系采用白色石头,色彩明快。张学良将军只见过设计图纸,却没见过这片楼房。
参观完张氏帅府,已近黄昏。站在帅府巷口,望着夕阳斜照,想起刘禹锡的那首《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座百年的府邸是否还记得它曾经的主人,昔日的辉煌已去不复返,所有的一切,终抵不过时间的轮回,渐渐淡忘时,却在不经意间,被反复演绎着,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