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高考,万众瞩目的当属高考作文了。高考作文难不难?好不好写?这些都会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如果要讲高考作文,其实仔细一看,一般来说要写两种文体:议论文,记叙文。就全国范围来看,基本上都会考到议论文写作,这也是高中作文必不可少的一个写作内容。
高中议论文写作,难在两个地方:一是看到材料,却无话可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观点;二是勉强找到了观点,却没素材可写——缺少积累的论据。至于议论文的写作思路,反而是最为容易的部分了。因为写作思路基本是固定的,但个人的观点、见解,需要孩子平时有思考;支撑的论据,需要平时有积淀,还要能够透彻理解论据,才能把论据用活、用到位。我以为,有的时候读书不在多,而在精;用心读透一本经典,可以找到无穷的应用范围。最近在读《史记》下面,我以两个高考作文题为例,用《史记》故事来提供作文题素材。
2022年6月,北京卷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1)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学习今说”,讲古人的学习方法,今人理解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那么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古人关于学习的言论,找到对应的论据。最后根据自己材料,确定最终的中心论点、分论点及行文思路。
《史记·太史公自序》,讲到司马迁10岁开始诵读古文,20岁开始周游天下;诵读古文,是学习,为司马迁撰写《史记》奠定了文字功底;周游天下,也是学习,为司马迁撰写《史记》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正是有了这样的文字学习,实地走访,加上司马迁独特的忍辱负重这样独特的生活经历,才成就了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不正印证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古话吗?徐霞客的游记,郦道元的《水经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不都是在践行这样的学习方式吗?
《论语》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历史是为“故”,鉴古而知今。刘邦项羽,楚汉相争,僵持不下;蒯通、武涉,屡劝韩信,自立为王,三足鼎立;韩信不用,最终被擒,惨死宫中。而三国时期,刘备、孙权与曹操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何尝不是从历史中学习呢?再者,周天子式微,但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等,都尊周天子而霸天下,名扬海内,流芳百世。曹操,绝世奸雄,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天子与“尊”天子,一字之差,又何尝不是从历史中学习呢?
《论语》又云:学而不思则罔。赵括之父赵奢,人称“马服君”,以一田赋官吏出身,却以将军身份名震天下,与赵国名将廉颇比肩而立。但其子赵括,光学兵法而不知思考,只能纸上谈兵。长平之战,赵王不听劝说,撤掉老将廉颇,任用赵括为将。结果,这位不知思考、不知灵活使用兵法的将军,使得赵国打败,40万兵众被秦将白起坑杀,从此国力大损,再无与秦国抗衡之力。
俗话说“知易行难”,意思是,知道一件事容易,但做到一件事不容易。司马迁在《老子韩非列传》里,为韩非子慨叹了半天,写了长长的文字来讲韩非。为什么呢?韩非子的名篇《说难》,讲说服人的难处。在这篇文章当中,韩非洋洋洒洒讲述了说者的各种说服艺术与注意事项,可见韩非对“说服人”是知之甚深。但是如何?最终韩非子没能说服秦王,反而被同门李斯诬告,一瓶毒药冤死狱中。深知说服之术的韩非子,不但没有说服君王,反而客死他乡。不能不说是悲剧,也不能不说“知易行难”啊。
大家看到了吗?当你真正读懂一本书,熟知里面的典故,有对人物及命运进行思索,当我们需要论据或者需要寻找观点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信手拈来呢?
再来看一个家长们叫苦不迭的作文题。
全国甲卷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红楼梦》的故事,只是一个引子,引出题目的核心内容,即第2段的内容,关键词都已经加粗了。《红楼梦》题匾额是艺术领域,其他领域也是可以谈的;读书学习的经验可以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可以谈。抓住这些关键词,作文的思路就开了。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不妨从自己已经有的材料中总结,也可以先自己粗拟一个观点,再来找论据。两个方向来回思考就好。具体如何定观点,我且不论,还是从《史记》中找找能呼应题干的素材吧。
《史记》中,记载的军事领域故事,不乏根据情境独创的战术。比如田单创造的独步古今的“火牛阵”,为军事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战。田单带领齐军一举复国,把齐国从面临灭亡的境地扭转。再比如,孙膑辅助田忌将军救援赵国时,不是直奔赵国救援,而是“围魏救赵”,不但杀了仇人庞涓,还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写下了军事史上精彩的一笔。
《史记》中有句名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文种和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多年,协助他称霸天下。事成后,范蠡功成身退,用所学货殖,成为商业大神“陶朱公”;但文种没退,最后被勾践赐死。蔡泽以史为鉴,用他们的例子,成功说服当时岌岌可危的范雎;范雎则急流勇退,得以保全自身。深谙帝王之术的张良,以史为鉴,拒绝刘邦提供的沃野千里的齐国之地,仅仅要求自己跟刘邦起兵之时小小的留这个地方,功成身退,保全自己和家人。这些都是借鉴历史,直接为自己所用的例子。
至于借鉴化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否可以算化用齐桓公、晋文公等“尊周天子而霸天下”呢?博望侯张骞“凿空”,开辟了沟通西域之路,从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角度影响了中华的发展。当今社会“一带一路”,是否有借鉴历史化用的意思在呢?
历史是一本最为厚重的书,那里有人物命运沉浮,有为人处世之道,有管理被管理之哲学……读好历史,往急功近利的方向说,能积累无数的写作素材和人文思想;往长远发展来说,能以史为鉴,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
读透一本历史,胜过四处寻找素材,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