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纪录片说了什么?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教育的纪录片,一个实验,关于在英国实行中式教育的实验。实验一共四周,最后通过考试的形式来测评。
四名老师分别采用中式教育的方法来教学“科学、数学、普通话、英语”四门课,在实验过程中有很强烈的师生冲突和文化冲突。
要求言论自由的英国学生和恪守规则的中国老师,问题不断升级,从教学最终变成“纪律管理”。
最后的结果是,参加中式教育的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好,相对于这个中学的平均分。
我的感受
强扭的瓜不甜。
四名中国老师给我的感觉是——死板。套公式去做题就好,先做笔记,在思考。
英国中学的校长在试听中国老师的课之后,给出的感受是——无聊。
思考
失真的教育,文化差异是存在的,中国老师更倾向考虑最后的结果,不懂,先记下来。英国教育更注重“合理性”,强调让学生自己思考。
学生的反应,在开始的两周,课堂没有纪律,没有教学。最后直接沦为来学生和教师叫板的课室。真的像极了国内的初中生课堂,一言不合就和老师互怼。
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也不仅仅是取得成绩。
教育是反人性的。
英国学生在课堂上的那种天性,如此真实,喝茶的、化妆的、聊天、听歌。没有规则,没有束缚,也没有压力。
其中一个中国老师谈及到英国的教育问题其实是基于“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同产生的。英国有完善的福利体系,能让一个人不工作也活下来。有很低的试错成本。
——片中观点
我想,这个观点不那么站得住脚。社会因素是不能忽视的,同时这也不是一个单因素导致的问题。寻其根本是教育家要做的事情,我的想法:站在师生关系的角度来看问题。
教育的两个主体:学生、老师。
两者之间如果没有建立合适的关系,在学习中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例如在片中的英国老师来到中式教师的时候,同样是带着权威,就想我们看到“班主任”一样,一下气势就低了三分。
初高中,只要在班主任的课上,走神的人应该是最多的吧,不得不听,又没有别的办法,严重的注意力缺失。
这种“权威关系”,只有到学生毕业的时候才算真正的接触,才能稍稍友好的聊天。
而师生关系,难道不应该是“朋友”类似的关系吗?大学老师更喜欢和学生探讨问题,因为大学老师知道学生也是“成年人”。而中小学老师总是会以一种稍高一些的态度出现,那种距离感才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要面对的问题。
老师的注意力也是有限的,如果没能在一个科室里给学生充分的反馈,那学生想要快速提高学习效率和成果其实是很难的。想想一个50人的课堂里,老师就是“顾此失彼”,没办法做到给大多数人“反馈”。学生有问题的第一反应是“憋着”,下课再问题。没有长期接受这样训练模式的人来说,就像是“便秘”一样,会有一段时间不习惯,毕竟是让自己不舒服的东西。
学习,需要给反馈,需要在恰当的师生关系中得到释放,释放学生的能量、潜能。
很多的学习问题,其实是关系问题,没有处理好和老师的关系,没能处理好和学习材料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和同期小伙伴的关系。
小结
想想离开高中之后的学习,大学里也有考试,但等到考试的时候,没有老师来教,只有自己看书,也曾想“要是有老师教一下就好了”。
但是,发现没有老师,又怎么样能?自学就好了。
考试是一个方式,检验学习的方式,考试的题目是对记忆的“再认、再现、复述”,仅此而已。每一个专业都有专业壁垒,这些壁垒就是“专有名词”。想要跨过专业壁垒,就需要记忆大量的概念,并且在这些概念中产生链接。这才是关键所在。
所有中式教育的可取之处,不懂的,现记下来,能用了,再去探究其中的逻辑和深层的意义。这样或许是“快速入门”的法门。
纪录片的最后,当中国老师离开的时候,那群英国学生也哭了起来,再大的文化差异,感情是相同的,不容尝试从“同理心”开始,说不定又有不一样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