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师系列”的第二部,《记忆大师》受到的关注,无疑会比前作《催眠大师》来得大得多,观众也对导演陈正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无论从题材创新的层面,还是故事结构的编排上,用稳中有进形容这部续篇,我想是再合适不过的词了。
色调与镜头的运用
《记忆大师》这部电影的细节用了倒叙、插叙、闪回等方式表现,在主线故事向前推进的同时,配合着大量的回忆,不仅为后续剧情埋下了伏笔,还交代了人物内心的矛盾的根源。与此同时,影片画面上大量运用阴郁深处的色调,从侧面映衬了人物性格的复杂和感情关系上的扭曲。
例如,每次闪回记忆的时候,画面都以黑白为基础,大量故事发生于封闭空间之内,营造出了压抑、阴暗的氛围,为故事的悬疑性增添了忧郁的色调。唯一一处例外,是在回忆中,母亲手里的那条红色金鱼,它暗示了在凶手的认识里,母亲只有离开所处的环境才能获得自由,随之而来如这条金鱼一样,离开了水,它的生命也将走到尽头。
节奏上的失衡
不同于前作《催眠大师》,这次《记忆大师》剧作上增强了人物内心的感情戏份,但是由于导演在节奏的把控上稍有偏差,导致了反转前后头重脚轻。例如,女护士的一些不合常理的行为,既没有清楚地交代原因,也没有作为帮凶的角色定位,反而使得人物关系变得暧昧和拧巴。仅仅作为“烟雾弹”作用的女护士,几乎占用了大部分的悬疑篇幅,这就让真正凶手最后的反转看起来稍显唐突与生硬。
影片的现实意义
我们在观影时,可能更沉溺于剧情上的反转带来的快感,却忽视了情感与案件所引出的对社会问题和人性阴暗面的思考,而这方面,才应该是影片最值得探究的地方。《记忆大师》借用了科幻因素——“交换记忆”的外壳,讲述了围绕许多家庭都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即“家暴问题”和“夫妻问题”。同时通过推理,层层递进,不断揭开故事真相,引出了夫妻之间相处的问题以及对爱情与暴力的思考。
在电影中,当江丰多次重载沈警官的记忆时,他内心深处感受到的确实无尽的恐惧与悲凉,这也解释了李慧兰被沈警官闷死时,沈警官为死者得到解脱而感到高兴,同时流下了泪水,这泪水是因为自己也变成了他曾经所厌恶的那样——毁掉一头怪兽的同时,也创造了另外一头怪兽。此刻,他这头怪兽甚至比他的父亲及李慧兰的丈夫还要罪恶。
而反过来,看似功成名就的江丰夫妻,他们之间感情的隔阂,最后也是通过沈警官的对江丰记忆的重载,将夫妻之间难以启齿的问题予之揭开进化解。两个男主角都因为对方记忆和性格的介入,才找到了他们与生活之间的平衡,让沈警官内心得到了救赎。
陈正道的电影放大镜
陈正道的电影,不管是其“大师系列”还是《重返二十岁》,他的镜头美学涵盖了大量的文艺、复古、机械的因素,些许让我们看到了诺兰和《雨果》的影子,然而,在对科幻运用的同时,他更看重的是社会关系的矛盾和人性思考。他总试图通过电影,此而引发的关于丈夫和妻子之间的相处、关于爱情与暴力的思考,以及对于孩子成长所带来的影响等
如英国作家塞·约翰逊所说“在这个世界上,和我们共同生存的是满目的罪恶和悲伤。”而导演陈正道,也许在用他独特的视角,用一双温暖的光影双手,抚摸到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凄凉,寄予我们人文关怀。正如陈导自己言:我想,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可能都有一个不想被提及的记忆角落,像黑洞一样吸收着你所有可见的阴郁磁场,然后辐射出那些光亮因子,称之为拿不走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