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教练》是众多体育类电影中的一部,剧本很传统。有一群羁傲不逊,作风散漫的高中篮球特长生。学校和社会都不指望他们未来会有什么成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故事的主人公开始了与队员,社会的较量。
首先他面对的是球员的散漫。他通过与队员签订合同,规范他们的行为。他也借助合同筛选掉打球意愿不强的球员,甚至不惜放走上个赛季得分最高的两名球员。在洗牌之后,他开始他贯彻他严格的球队纪律。比如,要使用敬语,训练不能迟到等等。在一段时间的磨合过后,球员们建立了团队观念。
其次,卡特教练对球员的心态拿捏的很准确。在四连胜之后,队员们开始表现的自以为是,开始讽刺和挖苦对手。这时卡特教练的主要敌人是球员们的自满情绪。这一次,他通过一次在训练中模仿队员以及一次演讲击败了这个敌人。前面这些困难和敌人都是小打小闹的开胃菜。
最后,真正大BOOS——学校以及家长的旧有的观念凸显了。之前我们提到过卡特教练与球员签订了合同。合同中约定:球员的成绩考评(GPA)要达到2.3分以上。但是问题来了,这些球员跟本就没心思学习,以至于他们没有按照合同要求的做,更没有达到2分以上的评分。这些球员中的大部分人从来没想过要上大学拿奖学金。也就是这些人根本没想过自己的未来,不敢想象自己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起初,我和卡特教练都认为是学生自己的问题。
后来发现球员的家长和老师也没考虑过这些球员的未来。在里士满社区(故事开始的地方),大家都认为高中球赛的几场连胜将会是球员这辈子最高光的时刻。有些甚至认为,球队是一个可以让孩子暂时不出去惹事的托管所。这一刻我想到了《自满阶级》和《贫困病 》。里士满社区里的人,对未来没有期许,只在乎眼前的得失,越是只在乎眼前的得失,越使他们深陷贫困。这是斯通与他的女友吉拉矛盾的根源——最开始斯通考虑的未来,吉拉考虑现在。也是家长反对卡特教练要求球员穿正装,校长最开始拒绝卡特教练抓球员学习的矛盾根源。
文章写到这里,我察觉到,这部电影之所以会得到高分。就是因为通过这个故事本身折射出人们对未来的思考,是否相信那个未来,是否愿意为那个未来奋斗。卡特是打破那个旧有观念的人,某种程度上卡特和《42号传奇》布兰奇·瑞基一样。他们都见证了身边人的悲惨经历。在自己成为有能力做那个事的人的时候,努力去打破原有的牢笼,让更多的人免受那样的悲剧。卡特和瑞基都是英雄,他们保卫了作为期望人的我们最可宝贵的东西——希望。
卡特教练是一个有领导来的人。他把自己的球员当人而不仅仅是一名球员。这句话的解释就是作为教练,卡特只需要带领球队取得胜利,球员在赛场外的境遇与他无关。而卡特把球员当做15、16岁的孩子。孩子需要被教导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会让球员,包括他自己的儿子自己做决定,并且自己承担后果。他会告诉球员尊重合同,尊重这个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他为球员做的种种,让他成为停球事件的实际赢家。在经历过仲裁之后,球员们自发的在求管理读书,那是全片最感人的一幕。
总结一下我从卡特教练的故事中强化了什么:
1.制定的规则和目标要贯彻到底。无论多么有天赋的球员或者多么刺头的球员都不能退缩。因为身为管理者,天然具有奖惩权利。
2.对事不对人,加入我就按照我的规矩做,不加入请自便。你想回来只要满足条件都欢迎。
3.要球员(下属)当人,为他们的未来考虑。这体现在不光要使用人,还要培养人。
4.单纯的苦口婆心和怀柔政策并不能激发团队的斗志。激发斗志的是明确的目标和可实施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