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都是教养的终极目标惹的祸!
父母责任是培养孩子成为仁爱、坚强、自信、阳光的人,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最终的目标。于是教养的过程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各种行为都让父母紧紧抓住教育终极任务,每时每刻都表达自己对孩子存在问题的担忧。
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关注教养目标的父母自然认为那是长期存在的性格缺陷,不停地给孩子贴上各种标签,批评他们的性格。
父母说过这些话吗?
“你真马虎,总是粗心大意。”
“你太不听话了。”
“你那么害羞干嘛,不会大声说吗?”
“你太慢了,这点事都做不好。”
“你太邋遢了,衣服脏成什么样了!”
“讲了多少遍了,还不会,真笨!”
爸爸妈妈总以为这样的对话没有问题,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教养的责任立刻浮现,马上对他们的行为做出纠正。这样的做法看似很有道理,只要父母是爱孩子的,基于为孩子好的目的,自然会收到好的效果。然而,如果我们做得对,那为什么许多事情都会朝相反的方向发展?
父母的做法真的对吗?
没有一个父母愿意看到孩子长期存在性格缺陷,不想让孩子养成懒散、愚笨、怯懦、说谎的人。然而指导的方式却给孩子下了定义,贴上各种标签。它们的伤害来自于孩子总是相信父母说的话,潜意识里把父母的观点当作成长的途径,甚至不知不觉地去满足父母的预期。
父母把教养的任务摆在首位,时时刻刻照此要求孩子的行为,却忽略了行为背后的情绪,产生行为的原因。父母关注成长的结果,却毫不关心孩子成长的过程,于是对孩子的言行使用宽泛、持久的批评,给他们贴上形形色色的标签。
以教养的终极目标对比孩子的现状,看到的都是孩子的缺点,没有看到孩子生长过程中每天都在进步,是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受结果驱使的思维,想到的只有终极教养目标,并非针对此时此刻发生的具体事件。
使用描述性语言
父母不希望孩子按照负面标签来定义他们自己,应该避免使用宽泛、持久的批评,而是就当前事件开始谈话。使用表述性语言,表述我们看到的和感受的。
“我看到书桌上很凌乱,这样找东西很不方便。”——看到书本堆成小山
“房间的样子让我很不高兴!" —— 看到满地的玩具
“这个字一边大,一边小,结构不对称。”——字迹不工整
“书包和衣服应该放在架子上。” ——乱丢的衣物
父母关注成长的结果,更应该注重当下孩子成长的过程;只要父母掌握有用的技巧,运用这些方法,自然不会再给孩子灌输负面信息,贴上负面标签,因为我们都在乎孩子,都希望和孩子的谈话温暖而融洽,是不是这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