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阅读确实是有帮助,尤其是当你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瓶颈时。今天无意翻开《中国社会工作》期刊,卷首就谈到了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年龄趋于低龄化的社会问题,很多网友给的回复无外乎严惩,降低未成年年龄标准等等,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家对于校园暴力事件的痛心疾首。家长不知道“我们的孩子怎么变小魔鬼了?”他们不知道管教的唯命是从的孩子怎么会成为校园暴力的罪魁祸首?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乖乖女因爱慕虚荣做起了性交易;他们不知道孩子需要关心和爱而不是一味的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如果家长过于严厉,动辄呵责怒骂,那么当孩子被同学欺负的时候,他只会骂孩子没用,孩子身心受到伤害。要么继续忍受被他人欺负,要么反抗从而引发新一轮校园暴力。作为班主任在发现班里有孩子突然课上走神,衣衫不整那么请不要立马给予不好的评价,多关心一下孩子的成长比教给他几个单词来的更有意义。作为社工,我们需要多跟学校老师取得联系,开展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教育系列活动,给老师们开展小组让他们留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给家长们开讲座也告诉家长们如何体察孩子成长的变化和如何给孩子性教育。还可以让家长们互相支持和影响,试问:家长们关系好了,孩子之间还会有暴力事件么?社工还应该开展青少年性教育小组,以动画视频,性教育玩具,情景剧表演,游戏互动的形式让参与者更加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我在社区做一线的时候遇到一个小朋友,他妈妈说她管不了他了,打架偷东西,夜不归宿,逃学打游戏。我深入了解之后发展她妈妈是在他3岁改嫁了的,并且一直把他放在老家跟姥姥过,直到去年才把他接来深圳上学。他被抛弃了五年之多啊!期间受到了多少白眼和凌辱。所以孩子是什么样子,跟家长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