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威廉.施密德在接受lens杂志采访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现代人更容易分手,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很多陌生人,互联网让我们瞬间与世界连接,你会面对海量可以选择的对象。这样很容易分心,动摇信念,自己会暗自迷惑;会不会另一个更适合我?这样一来,你就没有办法去坚定的爱一个人,也就很容易中断一段爱情。”
爱情,本来就是一道说不清道不明的谜题,在中国,爱情作为婚姻的必要前奏,拿出来宣扬、探讨也不过是八九十年代的事。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各个阶段,关于爱情又有着不同的风向标。社会舆论、大众标准、自媒体宣扬、甚至一些明星效应,给了我们一些爱情、婚姻的范本。
一直以来,我们没有受过专门关于婚恋的相关教育,青春期的孩子从小说、电视剧、电影作品中了解爱情和婚姻,但是小说是作者自身经验并带有艺术的升华,电视剧脱离现实严重,我们从中得到的认知,很可能是插在水里的筷子,扭曲了。
青年作家蒋方舟在她最近的文章中提到:“在单身状态时,怨恨自己不值得被爱,后来觉得,自己是被文艺作品误导了,文艺作品的爱人总能得到回应。”又发现“自己在生活里对爱情的理解和做法其实是对大众传媒作品拙劣的模仿和想象。”
大部分人是不是都是这样,对爱情的初始认知来自文学作品、大众传媒、某些人生导师的只言片语,或者来自父母的强制性建议。
有时候我们在追寻“soulmate”,苦苦等待那个灵魂伴侣的出现;有一段时间,大家开始考虑现实,追求“经济适用男/女”,“潜力股”;过了一段时间,“门当户对”、“势均力敌”的爱情又开始成为大家追求的完美伴侣模式,我们开始后悔当初没有听妈妈的话。到而今,强大的独立女性推翻“剩女”的嘲笑,拉起了“不恋不婚,也可以过得很好”的大旗。
有人说,两年一个时代,那不同时代的人对爱情也有不一样的追求,也会有代沟。
没有人告诉我们,爱情里的难题该如何面对,好的婚姻应该是怎样的。有些父母可以给子女非常好的榜样和教育,但是也有很多父母给不了太多正面的榜样力量。
男人与女人相遇,天生就有互相吸引并相爱的本能。
我们从青春朦胧时期,在时代风向标的裹挟中,去认知爱情和婚姻,其中的过程坎坷或顺遂,甚至上演过狗血的剧情。
待到经历一圈,才恍然悔悟:现实跟我们想象的差别太多。
拿我曾听到的一些“怨言”举例:
比如有的女生认为:男朋友就应该满足自己的所有期待,包容自己的所有,甚至把这种想法带到婚姻的经营里。结果就是自己经常很失望、痛苦,另一半也被折磨到想要离婚。
有些女生又特别独立,独立到对另一半没有任何需求,甚至感受不到心动和依恋。曾看到一位女性的提问:“我认为的爱情就是一起看电影、吃饭、逛街,待到这一切没有新鲜感,我对男朋友越来越疏远,一直不联系,也不会想念,所以到底爱情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啊?”
我们对爱情和婚姻的认知是如此的匮乏、片面,有“怨言”也是很正常的事了。
好在,我们都在进步。
于我而言,也是经历了一些情感纠葛,步入婚姻,学习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后,才慢慢对爱情有了自己的见解,对婚姻也有了自己的感悟。
我无法用一句话描述什么是好的爱情和婚姻,但我知道好的爱情和婚姻一定是:不纠结,不拧巴,两个独立、成熟的灵魂一起面对生活中的彩虹、风雨。
对于婚恋,当你有了自己认知系统,社会风向标只是参考,你将不会随之摇摆,你所经历的都是自己想要的,自己清楚的,自己选择的。(个人认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价值观的构建)
MBTI十六型性格理论是一个很好的认识自我,进而进行婚恋指导的工具。
需要强调的是,这只是一个工具,提供一个系统框架,就像人体的骨骼,每个人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去填充血与肉。
对于爱情和婚姻,不同性格的人会有不同看法和心理需求。
而相同性格的人会有相似的爱情观、婚姻观。但也会因为成长环境、人生经历、职业选择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
在爱情和婚姻的选择上,有的人更看重互补,有的人更看重相同。
有的人看到跟自己不一样的异性,会表现极大的好奇心和兴趣,不由自主的 被吸引,有的人看到跟自己不一样的异性,则会表现出厌烦,无法接受,觉得跟自己不是“一路人”。
所以要找自己合适的另一半,除了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外,也要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能够承受什么。当然,有些路我们注定绕不开,有些错我们注定要去犯,这就是成长。
我们需要螺旋式成长,而不是原地踏步,就需要把学习的道理内化为自己的。
基于十六型性格理论的,来寻找合适的另一半,请参考历史文章,以后还会继续更新。
没有100%完美的爱情和婚姻,只有自己情愿的付出,与想要的人生。
有人说,自己做好了准备有什么用呢?无论爱情还是婚姻,都需要两个人的共同努力,说的没错!但是只有自己做得够好,才能遇到那个与自己相当的人,即便是遇人不淑,我们也有能力勇敢做出自己的选择,而不至于陷入某种痛苦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