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语文课,我第一次带领学生们精读了一本非文学作品:乔希・维茨金的《学习之道》。今天剽悍晨读的三大学习秘诀就是摘自这本书。
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会面对种种问题,我觉得这本书给出了很多很好的答案。作为老师,如果真地希望帮助学生走出学习的困境,教学就不能局限于“应该学什么?“,而必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教会学生”应该怎么学?“
在带领学生们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在三个星期内选择里面的三个章节写自己的读书心得。有一个学生,以前上课很不专心,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也很肤浅,写文学评论东拼西凑,让我头痛不已,恰恰就是这个学生写出了一篇篇精彩的心得,同学们都经不住鼓掌,我在吃惊欣喜之余,也深深体会到了这个教学内容的重要性:有了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相信孩子们可以受益终身。
关于渐进理论、整体理论和毅力
Angela Lee Duckworth 在她的 TED 演讲中分享了她当老师的经历和做心理研究的发现,她当老师的时候发现获取好成绩的学生并不一定智力超群,而最聪明的学生并不一定能够做到名列前茅。为了深入研究个人成功后面的秘密,她去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心理学,研究的课题是:具备什么样素质的人能够容易取得成功?
为此她研究了各类人在各种环境下的不同表现和成绩,她去西点军校,观察研究哪一类学员能够完成超强度的训练,最后留下来;她去全国拼写比赛,看看哪些小孩能够取得胜利,进入决赛;她去环境艰苦的学校,看看哪些老师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成绩等等,她在研究中发现,取得成功跟社交能力、跟外表、跟身体素质、跟智力都没有直接关系,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是毅力,毅力就是对长远目标的激情和坚持,不是一个星期,不是一个月,不是一年,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别人问她,怎样才能获得毅力、培养毅力,她的回答就是:坚持渐进成长、放弃整体理论。具体说来,就是不能因为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骄傲自满,而只能将这一成绩看成万里长征的一段路程;如果考试竞赛创业失利,不能因此灰心丧气,而只是将其当做一个成长的经历,因为这次经历,能学到很多东西,成为更好的自己。也就是胜不骄,败不馁,矢志不渝。
关于软区域
干扰是大家常常面临的一个问题,想安安静静看书、写文章,外面有汽笛、邻居家音乐放得很大声、职务上的工作没有完成等等等等。
如果你因为干扰而烦躁不安,无法心平气和地看书写文章,也不能静下心来完成其它必须完成的工作,那么你就进入了一个硬区域,你在内心抵触你目前的环境和状况,在这样的情绪下,你无论做什么都很难顺利。
这本书除了教我们一些抵抗干扰,如冥想等方法之外,还教会了我们抵抗干扰的一个重要思路:让自己融入环境,接纳干扰,让干扰变成自身行为的一个部分,也就是软区域。作为象棋大师,他在下象棋的时候,脑子里会不由自主地浮现起一段旋律,体会到软区域的作用之后,他学会了跟着脑子里的旋律下棋,风格会受到旋律的影响,但是情绪可以保持稳定,这对于下象棋而言,至关重要。
这一点,我也有深刻体会。作为老师,我们每个星期有两节课的代课任务,如果有老师因为生病、出差等原因不能上课,我们就必须代课,很多情况下,是自己不认识的班级学生,也是自己不会上的课,拉丁语、法语等等。开始的时候,觉得这个时间对自己而言很浪费,有些抵触。不过既然是分内之事,就只好接受,既然必须做,就尽量做得有意义一点吧。后来,我不管代哪个班级的课,不管代什么课,我都事先将班级学生名单打印出来,准备好材料,大多数是 TED 里面精彩的演讲,也有猫群里的一些精彩话题。代课的时候,先跟班里的学生认识,然后再给学生们看演讲,或者讨论话题。我能感觉到学生在跟着思考,他们对问题的回答,也能引起我的思考,这样,原本干扰我的一项工作也就变得有意义了。
我深刻意识到,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包括干扰,都可以转变成积极而又有意义的事情,这就是我理解的软区域。
关于旋涡效应
学生在考场上,经常会因为自己解答不出一个难题,而心情慌张,进而影响考试的整场发挥。竞技者在赛场上,经常会因为自己的失误而懊恼,进而接连失误,导致最终无法取胜。这就是一个小错误引起的心理失衡,造成连锁反应,导致最后的失利。
一个优秀的选手除了技术过人之外,还必须拥有超乎寻常的心理素质,能够在失误和局面暂时失利的情况下,保持头脑冷静,稳住阵脚,专注于当下,一步一步地咬住比分,赢得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