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内加说“没有比人生更艰难的艺术了,因为其他的艺术或学问,到处都有教师”。对此,王玉北解说“人往往活了一辈子,才知道应该怎样生活,这就是人生的困难之所在”。
忍不住又翻看一遍封底的作者介绍:王玉北,西方哲学博士……2009年离职上山,植树造林至今。一向八卦的我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一位博士离开原先的工作转而上山植树造林?
也许从他的解说中我们可以猜测,到了生命的某个时刻,他对人生的理解跟以往发生了变化,所以才走上植树造林的道路吧。读着他编写的圣哲箴言,想象他与树木为伴的生活,突然感觉他的人生选择一点也不奇怪了。
看看犬儒学派创始人安提斯泰尼的生活方式吧:他把外套折叠起来,只穿一件衣服,手拿一根棍子和一只皮袋,过一箪食、一瓢饮的简朴生活。接下来的第欧根尼的犬儒生活比安提斯泰尼则更过之而无不及:白天赤足游行于世,夜晚在郊外躺在酒桶过夜。
有时候我会想,到底哲学家们想追求什么呢?何以他们能够忍受着世人的白眼把日子过得困窘潦倒又津津有味呢?塞内加说“金碧辉煌的天花板扰人心神,紫袍红冠会带来不眠的夜晚”。
这似乎能够解答我们的某些疑问了,一个人追求的身外之物越多,内心的烦恼也就越多。哲学家们是连死亡都不惧怕的人,又怎么会在乎衣食住行条件的优劣并为此费心劳神呢!
反观现在的我们,一边享受着现代生活的便利,一边抱怨着与人攀比后失落或郁闷的心情。这和犬儒主义哲学教倡导的理念是完全相反的,犬儒主义要求人们过与自然相一致的生活,生活条件只要简单地满足自然需要即可,甚至要以粗陋的生活刻苦磨练自己,从而达到德行至高的境界。
无论是犬儒学派还是昔勒尼学派都把善看作个体的主观自由和独立,不过,犬儒学派将善规定为节欲无为,而昔勒尼学派则将善规定为个体的快乐。在昔勒尼学派看来,如何逃避痛苦,追求快乐才是最重要的知识,寻求愉快的感受是人的天职和最高的幸福。
当昔勒尼学派创始人亚里斯提卜与艺妓有染,被责难不符合其哲学家身份时,他的反驳值得玩味——我占有她,但并不被她占有。编者解说“禁欲并非最好,控制住欲望而不为其损伤才是最好的”。
相关解说还有“在欢娱中取乐,而又不沉溺于欢娱,比抛弃欢娱更难”。所谓“善于享乐但又不成为享乐的奴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只是,世上又有几人能够像亚里斯提卜那样控制自己不沉溺其中呢?!
哲学家的优越之处到底在哪里?亚里斯提卜曾言“如果废除了一切法律,哲学家将一如既往地生活下去”。哲学是什么?伊壁鸠鲁说“哲学是治疗灵魂的药剂”,所以对于哲学的研究,青年人不应该耽误,老年人不应该放弃。
“最伟大的罗马人”奥勒留也说,能够与我们同在的只有哲学,要想在纷乱的世上获得心灵的安宁,就必须不断地从哲学中汲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