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过年,必备的食物有两种,一个是饺子,一个叫扁食。饺子是方皮,里面包着的是荤馅,家里面通常会做猪肉大葱、猪肉萝卜、芹菜猪肉这几种馅;扁食是圆皮,里面包着的是素馅,有韭菜鸡蛋粉丝、萝卜豆皮粉丝等。
小时候是个好奇宝宝,总会问老妈为什么要包两种啊,人家电视上过年都只吃饺子的?为什么方皮的要包肉的,圆皮的要包素的呢?为什么年三十要吃荤的,年初一却只能吃素的呢?老妈一边包着饺子,扁食一边告诉我说这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风俗啊,我们小时候也都是这么过年的。于是饺子,扁食便是我们过年时候独有的风景。
清明回家,老爸老妈包了顿饺子。一碟饺子,再和几口煮饺子的汤水,暖心暖胃。
五一回家当天,老爸老妈又从自家菜地里割了把韭菜,提前包好了扁食。这近一个月的忙碌、疲惫都化在了吃完扁食后喝的那口汤里了,全身只有满满的满足。
假期的第二天,老妈要接着上班,老爸去市里有事,于是要一个人解决午餐。一看昨天包扁食的韭菜鸡蛋粉丝馅还剩下不少,所以决定自己试着来和面包扁食。包扁食是每年准备年夜饭我都会参与的活动,包对我来说不难,但和面,今天还真是头一遭。按回忆里的方法大着胆子试呗!
第一步,按照平时的感觉在小盆里加入适量的面粉,一个人大概也就两把面。在加入适量清水,用手顺时针快速搅动,然后基本会成一坨有点粘合度不高的面块,盆底还会有没粘上去的干面粉,不急,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不停的揉面,使其成为紧实的面团并且手上,盆地的干面粉都与之融为一体,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三光”——盆光、手光、面光。初次做,可能达不到那么高的要求。基本差不多就可以了。
第二步,把和好的面团用手团成粗粗的长条,然后拿刀切成小小的剂子。大小看情况,我做的就是下图这样。接下来把剂子按扁一些,方便待会擀皮。擀皮最好用手转着擀,这样出来的气会中间后,边缘薄,包出来的扁食不会那么容易烂掉而且皮薄馅多。我的技术没那么好,大概是圆形我觉得也就差不多了。
因为馅是昨天剩下来的,所以 接下来就是包扁食。办好之后底部稍微沾一点干面粉,码好。放干面粉是怕它粘底,等会开锅要拿去煮的时候易烂。而且包的时候边一定要用力捏,边一定要按死了。很快就包好了,大概就这么多。
接下来烧一锅开水,也可以在快包完的时候提前去烧,等水来了,把扁食一个个下锅去煮。盖上锅盖,并是不是搅拌下。最后水滚开一会就可以出锅啦!
包完扁食后还剩一点馅,本着不浪费的选择又和了一点面,用剩下的馅做了几个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