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李安的一个专访,其中谈到和家人太太的关系,李安说道:做了父亲,做了人家的先生,并不代表说,我就可以很自然的可以得到他们的尊敬,你每天还是要来赚他们的尊敬。
一个“赚”字足以体现出李安导演的处世哲学,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把所有得到的都当做理所应当,最后难免一场失望。
在新片《比海更深》中,是枝裕和再次把视角对准普通日本家庭波澜不惊的日常,攫取平实的生活侧影,来讨论亲情关系的疏离以及人生成长的得失。
故事的主人公良多,一个迫于生计在侦探事务所打工的落魄小说家,偷偷跟踪前妻渴望复合的前夫,宠爱儿子但时常掏不出赡养费的父亲,努力在母亲面前表现过得还不错的儿子。扮演着多重社会角色的良多,不知怎么就慢慢偏离了设定好的人生轨道。
不同于高度戏剧化的欧美大片中永远套路般的燃向逆袭,日本电影中的中年废柴似乎永远是一丧再丧。《百元之恋》中无论如何只想赢一次的一子,《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中永远怀才不遇的文人茶川,《演员龟冈拓次》中始终被人遗忘的龙套演员龟冈拓次。
当然导演也从来不会把这类中年废柴放到道德的对立面来批判,而是尽可能用平静的情绪去阐叙。良多年轻时痛恨父亲赌博,而自己长大后确沉迷赌场,对着押宝输掉的选手破口大骂。很不幸,我们也会成为自己当初讨厌的人,这种平实无奇的片段很容易让人产生情感共鸣。
是枝裕和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成为父亲之后自己的艺术创作视角也有了一些转变,于是本片在“儿子眼中的父母”基础上增加了“父亲眼中的儿子”这一视点。
本片中的儿子真悟沉默内敛,但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打棒球宁愿四坏球保送也不喜欢全垒打,知道父亲拮据而挑便宜的球鞋,不想当英雄只把外婆当偶像,小心翼翼维系着已经破碎的亲情。良多违背了父亲的想让自己考公务员的意愿,执意追求梦想结果也没能成为畅销的小说家。当良多问儿子长大后想做什么时候,真悟说想做公务员而不是棒球运动员,因为他知道后者是“当不上的”。良多对于父亲的叛逆间接影响着儿子,代际之间的人生态度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流转。
影片的高潮发生在台风来的晚上,前妻、儿子和良多被困在母亲的家中,久违了的一家人聚在一起。良多还对婚姻抱有一丝复合希望,但前妻已经和现男友有了新的人生规划,良多不罢休说你们这根本不是爱,结果前妻反斥一句:已经是成年人了,光靠爱哪活得下去。
的确啊,不是说成年人就没有追求爱的权利了,只是到了人生一定阶段,生活和爱情摆在天平的两端,朝着生活坚持走下去可能更重要。正如母亲说的,我们普通人都不会爱一个人会比还海更深。爱一个人比海更深,是会非常痛苦的,大部分人没有做到,所以才能快乐的过日子。
前面提到“父亲眼中的儿子”的视点,虽然良多违背父亲的希冀,但父亲眼中的他也从来不是废柴,不然也不会在良多出版第一本书后就欢喜雀跃的把书送给街坊邻居。只是当初叛逆的良多并不知道。
母亲对独自捡着祭奠父亲香灰的良多说:“为什么男人都不珍惜眼前所爱呢,总是最追逐已经失去的东西, 做着那些虚妄而无法实现的梦,这样怎么可能让每天都能过得开心呢。”
在父亲健在的时候因为叛逆忽视亲情,在婚姻美满的时候因为工作忽视爱情,把所拥有的一切视作理所应当,从来没有努力去“赚”这本是无比珍惜的东西,最后的怅然若失只能暗暗自遣。
松浦弥太郎在《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中说道,人类积累财产和珍贵的东西,多半是出于本能,是为了消除对将来的不安与寂寞。但其实那些珍贵之物其实全部都不属于你,不过是时间暂时寄放在你手上的东西或任务。
很不幸,和良多一样,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在失去所拥有之后才能明白这道理。
当然是枝裕和从来不是一个悲观情绪深重的导演。在《步履不停》中,同样是阿部宽饰演的主角拍着后辈肩膀说:你才25岁,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在《比海更深》的剧本第一页,是枝裕和写下:献给没能成为理想大人的你。
时隔八年,是枝裕和与阿部宽都从四十岁进入五十岁,岁月的沉淀似乎是在艺术创作上有了一些映射:年轻时坚信人生有更多的可能性,中年后觉得可能失去才是人生的常态。
于是我们看到这张海报:台风过后的一家四口人站在晴朗的空地抬头仰视:前妻要和男友开始新的人生规划,儿子要努力考上公务员,母亲希望着有一天搬到更好的住宅区,良多还要为下一部小说积累素材。
虽然我们没能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但是人生,还是要往前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