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大阳的时候正好是大中午,热烈的太阳把一切都晒的蔫不拉几的,除了那个古塔突兀地横在镇子的入口,看不到一点古镇的痕迹。
在镇上一家小饭馆吃了一碗正宗的馔面。第一次吃馔面是同事在老家带回来的生面条,因为汤调的不好,所以并不觉的馔面有什么好吃,除了碱面的味道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在馔面的老家吃的馔面就连一向不爱吃面条的女儿都觉得好吃。
吃完面,从古镇的入口进入,开始穿越历史……
这个门楼就是一个分界线,一边连着新街一边连着古镇,既可以出世也可以入世,这和我对于南大街和新市街的构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这个门楼过于草率,过于崭新,过于没有特色了,新老交替和链接的太仓促,如果换成一个巨大的木板门,铁门拴,石头墩,推开那扇厚重的木门,在那嘎吱一声的响声中走进那悠长的历史就有味道多了。
尽管吃过饭了,看到“老范馔面”还是忍不住去看了看这个领导们都去看过大学生创业的示范点,桌布门帘都是蓝花花的,两个服务员也戴着蓝花花的围裙,餐具也比较讲究,尽管只有不大的一间屋子,却收拾的很有情调,可惜没敢拍照。
镇史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把这个北方古镇的前世今生说的明明白白,面面俱到。
大阳的针也是全国闻名的,大阳有九州针都之称,手艺还有传承人。
打铁的小型车间虽然表演的成分占绝大多数比例,但仍然可以正常工作,劳动成果当场可以出售,转化为经济效益。
传统木作馆的作品件件栩栩如生,历史从未走远。比起空洞的描述,件件实物是女儿对历史的最好见证,是我们对过往最好的记忆。
这样的树,这样的景,村子里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院落有很多张都堂院,赵知府院,金家大院,八卦院,庞家大院,裴家十八院,棋盘院很多都在翻修中,用不了多长时间,会更有看点吧。
龙树吴神庙,某人去过两次都没有开门,那天有幸正好门房大爷在试音响,有缘识得庐山真面目,果然名不虚传。
大阳老街72条巷口都改造成了古朴的商铺,颇有打造青石桥,油纸伞的况味,丽江也许是他们的目标,但做有特色的自己更好。
从老街出来,忙忙碌碌人们,川流不息的车辆让你恍惚,不知那样的旧时光是否真实存在。
荒谬有时就是世间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