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曰:吾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
孟尝君:
孟尝君田文,是齐国宰相田婴的庶子。以贤能之名为天下所闻,曾持秦、齐、魏三国相印。这么个大人物,却在刚出生时就被认为不吉利,要被父亲扔掉。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现在是个热闹欢腾的节日。在中国古代却被认为与不详、邪恶有关,东汉《论衡》甚至说“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田文就出生在这一天。父亲得知后万分厌恶,要求其母速速扔掉。母亲却偷偷把他抚养长大。成年后以机警的言谈和过人的眼光获得父亲的赏识,直至最后作为太子继承了田婴的封爵。为了出人头地,更是广泛招揽“宾客及亡人有罪者”并“舍业厚遇之”。
门下号称食客三千,有人认为正是孟尝君引领了战国时期王公贵族养食客的风气。
孟尝君以贤能善辩,礼贤下士闻名。太史公却以“好客自喜”来评价他,认为他所做的这些,不过是为自己打算而已。
鸡鸣狗盗
秦昭王听说孟尝君贤能,两次邀请孟尝君入秦。第一次,苏代用木偶泥人的比喻劝止。
第二次是齐湣王二十五年,齐王正好也有事,就派孟尝君出使秦国。秦昭王高高兴兴让孟尝君做秦国的宰相。没多久,就有人跟秦王说,田文是齐国人,在我朝为官,必定吃里扒外。于是秦昭王就把孟尝君关了起来打算杀掉。
孟尝君派人找秦王的一名宠妾帮忙,宠妾说想要件白狐皮大衣。孟尝君入秦之时,曾献给秦王一件这样的狐皮大衣,估计当时宠妾也在场,只因多看了一眼,就再也放不下了。可这件大衣是孟尝君收藏的至宝,价值千金,举世无双。虽然孟尝君要活命,不在乎花钱,可是一模一样的大衣可是拿不出来了。
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臧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史记·孟尝君列传》
秦王听了枕头风,放了孟尝君不久就后悔,派人再去捉拿孟尝君。此时孟尝君一行已经连夜抱头鼠窜跑到函谷关。当时秦国法令,鸡叫之前不准打开关门。田文急得团团转,因为他也知道枕头风这种东西,很快就没用了,万一再被抓回去,恐怕人头难保。这时门客中有个口技了得的人物,学了周扒皮的本事,在关下学鸡叫,引得周围民居的公鸡纷纷打鸣,守关的官兵这才开门放他们离去。
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出如食顷,秦追果至关,已后孟尝君出,乃还。始孟尝君列此二人于宾客,宾客尽羞之,及孟尝君有秦难,卒此二人拔之。自是之后,客皆服。——《史记·孟尝君列传》
联想到平原君使楚,为了挑选二十名随员费劲心机,孟尝君出使当时最强大的秦国,为什么会带上这二位市井之人令人费解。虽然最后成为救命稻草,可如果说孟尝君早已料到这个结果,也未免太有先见之明了。
只能解释为,孟尝君三千食客,充斥着这类人吧。这里没有小看劳动人民的意思,不过要考虑当时的时代背景。
狡兔三窟
这故事里保护着若干成语:狡兔三窟,焚券市义,高枕无忧。
狡兔三窟,意思是兔子窝有三个洞,这样就可避免被堵死在窝里。
给孟尝君挖兔子洞的这位冯驩音欢,也作谖,音宣
,就是那个没事儿坐台阶上跟长剑唠叨没有肉吃啊,没有鱼翅啊,没钱养家啊的主。
他给孟尝君挖的第一窟,就是通过烧掉田文放出去的各种借据债券,收买封地的人心。不过这第一洞级数还不算高,之前有位舍人魏子也干过。
孟尝君相齐,其舍人魏子为孟尝君收邑入,三反而不致一入。孟尝君问之,对曰:“有贤者,窃假与之,以故不致入。”孟尝君怒而退魏子。居数年,人或毁孟尝君于齐愍王曰:“孟尝君将为乱。”及田甲劫愍王,愍王意疑孟尝君,孟尝君乃奔。魏子所与粟贤者闻之,乃上书言孟尝君不作乱,请以身为盟,遂自刭宫门以明孟尝君。愍王乃惊,而踪迹验问,孟尝君果无反谋,乃复召孟尝君。
魏子只是没收回钱,冯驩做事比较绝,直接把一车借据当众烧掉了。无论魏子还是冯驩,让孟尝君蒙受巨大经济损失,起初孟尝君都是很不爽的。直到后来被免职,回乡时百姓夹道欢迎,才明白两位的良苦用心。
冯驩这还不算完,继续挖洞。先是说动魏王重金礼聘孟尝君为相,唬得齐王赶紧派人登门道歉,请回孟尝君;然后又请大王把齐国的宗庙设在孟尝君的封地薛。这下孟尝君可真是高枕无忧了。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图辞不往也。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战国策·齐策
好客自喜
田文作为齐国贵族,王亲国戚,却历任三国之相。单这一点,也许并不能说他没有节操。可是从秦国返齐在赵国停留时,仅因有人嘲笑,便杀掉几乎一县的百姓,就足以说明他的好客、礼贤下士不过只是笼络能够为己所用的人才而已,寻常百姓的死活根本不放在眼里。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呜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王安石认为,孟尝君不过是鸡鸣狗盗之徒,门下根本没有眼光高远的真正的“士”。招揽的门客,无非是些能够帮助田文左右逢源,高枕无忧的谋士而已。实际上也的确如此,无论魏子、冯驩,出谋划策的都是帮助孟尝君树立个人威望,如果在强国林立的环境下,利用国际政治巩固自己的地位。虽然我个人非常欣赏冯驩。
孟尝君可说是名标准的政客。不过,在当时的环境下,所谓的王公贵族,翩翩公子,也没有几个是真正心系天下的吧。
后齐湣王灭宋,益骄,欲去孟尝君。孟尝君恐,乃如魏。魏昭王以为相,西合于秦、赵,与燕共伐破齐。齐愍王亡在莒,遂死焉。齐襄王立,而孟尝君中立于诸侯,无所属。齐襄王新立,畏孟尝君,与连和,复亲薛公。文卒,谥为孟尝君。诸子争立,而齐魏共灭薛。孟尝绝嗣无后也。——《史记·孟尝君列传》
写在后面
四公子所处年代,正是战国纵横家最活跃的时期。广义的说,这四位分别在各朝为相,周旋于各国上层。所以广义上他们也是纵横家的代表,而他们门下的门客、友人,诸如毛遂,冯驩,公孙龙,苏代等人也是各显其能,于政治舞台斡旋,留下各种精彩的故事。
关于合纵连横,且待下回分解。
参考资料
- 史记·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 史记·平原君列传虞卿列传第十六
- 史记·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 史记·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 战国策·齐四·齐人有冯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