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们都要对很多问题,很多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人类解决问题的这种能力是后天锻炼的,当然也有先天的因素。毕竟几万年的进化历程让我们走到现在,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是解决了无数问题的。今天我想聊一聊这个话题是因为一个任务让我有机会深入思考这个问题。
这两天是我们公司员工的一个研修培训,我因为PPT制作还不错,所以被邀请做一个PPT制作的授课工作。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就开始想我应该怎么讲这个问题。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因为有大量的会议经营,所以会有很多类型的PPT去制作。而且有时候时间非常的紧张,那么其实传授做好PPT的技巧本身落实到我们的公司层面会有很多的细分场景。比如做一般的内勤会议,其实最重要的是要突出我们的经营思路,这个时候PPT的重点是在你的逻辑时候清晰,论证的数据是否可靠,那么其实这个PPT的重点完全不在PPT的技巧,而在你的经营思路和数据的处理能力。再比如给外勤召开的大早会,这个时候很多的是对于政令的布达,情绪的调度,和意愿的启动等等,这时候可能需要的是会议整体的氛围和气氛的把握,可能更需要的是主持人对于PPT内容的演绎。所以其实在应对很多不同场景的时候需要的其实是不同的对策。但是邀请我去讲PPT的人说是因为公司大部分人PPT做的实在是太丑了,希望我能告诉他们一些技巧。经过一番思索过后,其实问题的原因根本不在丑,而在别的地方。
PPT顾名思义是PowerPoint,焦点的意思。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来这个工具的目标是为了突出一个主题,而这个主题显然是为使用PPT的人去服务的。那么制作一个PPT最先开始的那个步骤其实是确定使用者是谁,然后是确定他用这个PPT干啥。如果这个PPT是你自己做,也是你自己用,那么很好,你只需要问自己这个两个问题就行了。但是恰恰很多时候正是因为制作PPT的是自己,使用PPT的是自己,很多人忽略的这个过程,最终导致制作的过程痛苦而且低效。我们试想一个场景,领导让我们做一个报告。我们上来就做,不问这个报告的PPT是跟谁做的,跟谁看的,要干什么,我们又多大的把握可以把这个PPT做到满意。估计不到10%把,除非你真是你领导肚子里的蛔虫。那么我们理解了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做好一个报告的PPT重要的不是PPT的技巧,而是你事先知道你要做的东西是什么,怎么用,给谁看。那么我应该去教的是技巧吗?好像不应该啊,我应该教的是你如何能用最少的问题获得足够多有用的信息来支持你制作PPT,和如何用自己手头的东西尽量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所以说如果我要解决报告PPT的制作问题,其实问题根本不是PPT制作技巧问题,而是你是否理解报告阐述的内容和表达的意思的问题。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根本不能光看问题本身,而是要看问题背后的逻辑。
如果我们不看这个细分的场景产生的问题呢?就单说这个PPT实在是做的丑,做的不好看,这个怎么办?这个总应该是PPT技巧的事情了吧,我们不谈是报告,还是会议,还是发布会等等,解决丑这一个问题。看似好像这个是PPT这个软件可以解决的事情,但是其实我们认真的去分析这些问题就发现问题真出在PPT的技巧上吗?丑和美的感觉明显是出在了一个人的审美能力上啊。如果一个人没有对于美丑的基本的识别能力,那么他身怀各种PPT绝技,显然也是做不出让人赏心悦目的作品的。那么如何对锻炼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呢?这就可能比做一个报告PPT要做到让领导满意更加的抽象和困难了。因为你需要在艺术上有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甄辨美丑的能力。这也正是我说的“想问题不能看问题”的意思。PPT做的漂不漂亮不是PPT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而且不是人的技能问题,而是一个人的审美问题,而一个人的审美问题显然是不能通过PPT这个软件能解决的了的。
回到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场景其实也是这样,当问题出现的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问题本身呈现的东西。就比如我们想让自己有一个很好的与人交际的能力,我们肯定不是一上来就跟人去说。而是需要你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有一定的共情能力,有一定的说话技巧,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等等。这些都不是在光说的时候能够训练的出来的。就像我看《穷查理宝典》里面查理芒格先生说的,你需要找到那个最根本的原因和知识体系,才能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