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清楚诸葛亮的接班人是姜维,因为《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也好,只有姜维一直在继承着诸葛亮的遗志,不断地北伐,各种花式的北伐,真正完成诸葛亮的梦想。
同时姜维还是诸葛亮的弟子,继承了诸葛亮的兵法书籍,这难道不是诸葛亮的继承人吗?但是恰恰相反,在三国志及三国演义有一段话,诸位可看看。
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诸葛亮最后确实给刘禅的密表中钦定的是蒋琬,但并不代表蒋琬从一开始就在诸葛亮的考量之内。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蒋琬的成长是有过程的。诸葛亮建兴五年即227年到汉中,准备北伐,而在丞相府继续掌事的人是张裔。直到建兴八年即230年,张裔去世之后,蒋琬才成为长史,总揽丞相府的事物。 所以留给诸葛亮考察蒋琬作为合格继承人的时间是非常短的,从230年到234年。
而培养一个合适的接班人时间很长,那么作为诸葛亮有没有培养其他的接班人呢?
如果有,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没错这个人正是马谡,可能很多人心里不以为然,如果诸葛亮将马谡作为自己的接班人,那么又怎么会因失街亭斩杀他呢?
三个细节让你看清为什么马谡是诸葛亮要培养的接班人?
1、马谡出身
马谡是马良的弟弟,而马良是刘备左将军府做事的人,而后代表刘备出使东吴。
刘备称帝之后,马谡又称为刘备的近臣,在伐吴之战,马良一人说服了五溪蛮夷,让他们一同相应刘备伐吴,可以说居功甚伟。
可惜的是,马良不幸战死沙场,作为战争发起者,难道刘备没有愧疚感吗?不应该同情提拔马谡吗?但是刘备临死之前,又对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这里面就有问题了,为什么刘备临死之前,特意对诸葛亮说马谡呢?因为他明白自己死后,诸葛亮肯定会一手遮天,而他也明白诸葛亮的接班人有可能是马谡。
2、马谡和诸葛亮的关系
诸葛亮认准了马谡是自己的接班人,对马谡的培养简直是一路狂奔,从绵阳令到成都令,充分地积攒了地方基层和一方大员的工作经验。
不仅如此,诸葛亮和马谡还经常探讨军国大政,长期的通宵达旦聊天,想想诸葛亮那么忙,哪有那么多时间和马谡聊天呢?想必是诸葛亮有意将自己所学教给马谡。
3、马谡街亭之战
这次战役如若成功,马谡必将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可是不仅输了,而且被诸葛亮忍痛挥泪斩杀。
为什么这么说呢?此次战役极有分量,直接影响了是否能够成功接管三郡,从而形成“进而有据”的大好形势。
在街亭之战,诸葛亮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前有高翔接应,后有赵云拖住魏军主力,一切安排就绪,可惜自负的马谡不听诸葛亮之言,导致失去了街亭,还害死了自己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