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的傩送或许年复一年地在想,想那个在茶峒里盼望着他回家的傻丫头,想那段和哥哥一起快活的时光。只是,无论如何,这个叫傩送的少年不会再出现在那个叫茶峒的小镇上,他替他那过世的哥哥去了那片桃源,逃离了这个满载快乐和痛苦的小镇。
傩送什么时候离开的呢?不是在那个骄阳似火的七月,而是在那个哥哥死后一个月的七月,是在那个父亲表明放弃渡船要碾坊的七月,是那个失去了所有颜色变成灰黑的七月。这个七月过后,再也不会有一个少年,唱着情歌呼唤,一切都变成埋葬了的记忆。
他再也不会回来。我们都知道,在哥哥走后,他的父亲答应了中寨王团总家的提亲,打算让傩送娶王团总的女儿。王团总家的嫁妆是一个崭新的碾坊,价值不菲,但傩送这时候心里还惦念着翠翠,他对父亲说:“爸爸,你以为这事为你,家中多座碾坊多个人,你可以快活,你就答应了。若果是为我,我要好好去想一下。...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因为我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船。”他还爱着那个叫翠翠的女孩,只是他知道,这时候的他们面前,渡船那个选项只能被屏蔽掉,所以,似乎除了逃去桃源,他别无选择。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渡船不再是选项之一?把哥哥的死怪在老船夫身上明显不妥。只是倘若那时候老船夫在兄弟两唱歌的时候早早地表了态亦或者早早地就承诺把选择权交到翠翠手上,不再操心,是不是,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个悲剧?只是老大的死成了船总一家最大的疙瘩,哪怕知道哥哥的死与老船夫没有一丝一毫的直接联系,但心里的坎儿终究是没法过去,只是他们谁都不愿明说,保留着那丝善意,但他再也不能像没事人一样,继续着他肆无忌惮的喜欢,而这一个放不下或许将持续一辈子的时间,为了让彼此解脱,离开似乎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就是茶峒的人儿啊,怀揣着满腔的善意,不悖天性,做着他们认为最合适的事。老船夫就是因为翠翠母亲义无反顾地爱了,最后粉身碎骨才如此操心翠翠的婚事,才能这样的摇摆不定,最后不被理解,满怀担忧离开了人世间。老大就是因为老船夫态度的不明确才选择出船,最后客死他乡。傩送也是因此远去桃源,与翠翠离别。每个人都是善良的人啊,为什么最后不是死别就非得是生离呢?也许这就是作者想跟我们说的,即使是那样的人间天堂,即使每个人都掏出一颗真心待你,但这个世界不会因此偏心于你。也只有是悲剧,我们才终于在沈从文先生温暖朴实的文字背后读到那就着小溪飘过的忧愁和悲伤。
小时候,总觉得这个故事不是悲剧,因为作者都说,说不定他明天就回来,但长大后似乎也明白“也许明天回来”这句话不过就是写给像我那时候那样不谙世事的小孩。我们都知道,那个少年不会再出现在茶峒,不会再出现在那个叫翠翠的少女的生活里。
他,再也回不去了,
他们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