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一个浪漫的诗人,许多人因他迷离的诗句和传奇的爱情故事而迷上了他。可我不喜欢他,我是有理由的,因为他欠了张幼仪,欠了他一辈子。
提到徐志摩,也许我们都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林徽因和陆小曼,民国时期的两位才华与颜值并举的女子,但鲜有人知道,徐志摩的原配:张幼仪。他们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许正因为如此,徐志摩抛下妻与子于不顾,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在我看来,徐志摩可以不用勉强自己爱上她,但他不可以放下自己的责任。
与张幼仪结婚后,徐志摩选择孤身一人到欧洲求学,张幼仪原本以为,嫁给文人、嫁给才子,生活也会一样的浪漫多情。是的,徐志摩很有才,也很多情,但他的才情一点都没有留在张幼仪身上,我想,留给张幼仪的,大概都是薄情吧。
后来,张幼仪只身一人到欧洲去找徐志摩,可徐志摩似乎更享受一个人的生活,对于妻子的到来,他漠不关心,张幼仪的满心欢喜到后来只剩下失望。她在船上四处张望,以为丈夫会寻得自己,至少,也在找她,到最后,还是她四处找他,找到了他,没有欣喜,没有期待,只是一句,你到了啊。张幼仪晕船,远行孤身来到异国,只是因为这里有她的依靠,结果,徐志摩连一句关心都没有。
是的,感情不能勉强。如果你喜欢一个人,她所有的缺点,在你看来,也许都是优点;可当你不喜欢一个人时,她所有的好你都会忽视,甚至,她对你的好,在你眼里都是多余。在徐志摩眼里,张幼仪是一个封建的女人,他不喜欢她,所以他忽略了她所有的贤良淑德;她的好,他都不知晓。他不懂到哪一步呢?他们在欧洲同居后,张幼仪怀有身孕,告诉徐志摩后,徐志摩竟没有一点要做父亲了的欣喜,还让张幼仪把孩子打掉。此时的他,正疯狂地沉迷于林徽因的美貌与才华之中。
我很敬佩张幼仪,因为她不仅懂得成全别人,更懂得成全自己。当她明白,就算自己再怎么好,徐志摩都不可能爱上自己时,她选择了放徐志摩走,她同意与徐志摩签定离婚协议书,但她并没有打掉孩子。在那个年代,离婚是一种耻辱,选择离婚,并且决定一个人抚养孩子,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
看完《小脚与西服》之后,我彻底迷上了张幼仪,也曾写过这样一段话:
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会读这本书,
也有很多人热爱徐志摩,狂热地沉迷于他和林徽因扑朔迷离的爱情故事,想要一探究竟,
可我更愿读读张幼仪,
她不如林徽因那样倾国倾城、才华横溢
可她却没有在不幸的婚姻和错乱的时代中迷失掉自我
她寻得了自己
——“她做的,只不过为自己而活。”
和徐志摩离婚后,张幼仪并没有自暴自弃,她也完全可以将儿子留给徐家抚养,可她选择自己抚养,可以说,她算得上那个年代的“新时代女性”了徐志摩错看她了,她是“迂”,但她不“愚”。本以为没有美满的爱情,总会有如意的亲情吧,很不幸的是,一年后,她又痛失了爱子。
时隔一年,因痛失爱子,张幼仪才与徐志摩再次相见。这时,她才彻底明白,她与徐志摩,其实从来就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夫妻之义,她也彻底地放下了他。
之后的张幼仪,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成为了一个银行的副总裁。我想,张幼仪是个明白人,她的婚姻是自己无法决定的,是不明白的,但她有勇气,把自己活得明白,她是我们女性应该学习的典范。
真正喜爱民国风事的人,不应该只晓得林徽因,也应该读读张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