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经常会听到家长跟我抱怨孩子不听话,她对孩子提的要求。孩子一概充耳不闻。
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孩子磨磨蹭蹭不肯睡觉。
妈妈一开始和风细雨地说:“宝贝,到了睡觉时间了,快去房间睡吧!”
孩子完全不领情,一点也不感恩此刻如此温柔的妈妈:“我不想睡,我想玩会儿。”
妈妈继续坚持温柔的状态:“但是到了时间哦!所以要睡觉了!”
“可是我不困啊!我不睡!”孩子依旧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妈妈看看时间,自己已经累得不行,这孩子怎么还不肯睡。
耐心逐渐消散:“你现在必须要睡觉!”
“我不!”孩子发现妈妈的语气变了,但这并没有减弱她对抗妈妈的决心。
这场睡觉的战役很可能在妈妈强制性地把孩子送进被窝的那刻而宣告结束。
02
是什么让孩子总唱反调呢?
这是孩子独立的需求,但也关乎你说话的方式。
在很多人的心里,衡量孩子的标准之一就是听话。
很多人认为:一个听妈妈话的孩子一定是好孩子。
可是,要求孩子听话这件事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孩子为什么要听你的话呢?是因为你是他的父母,还是因为你说得对?
其实,要求孩子一定要听话,本身就是一个不尊重孩子的行为。
孩子跟你一样,同样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需要的不是绝对的服从,而是爱和尊重。
这就是为什么你越是跟孩子提要求,孩子越是想反抗。
他们反抗的背后其实是对尊重的追求。
03
所以,我们不如把要求变成选择。
当你给出选择的时候,你会邀请孩子做出决定。
一句“你来决定”会让孩子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所以这个时候孩子会给你回应。
说到这儿,很多家长可能会疑惑,孩子必须要做的事情,还怎么能让他有选择呢?
当你提要求的时候,孩子不愿意接受,说明孩子此刻还不想做这件事,加上要求会让他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所以孩子一定是会抗拒的。
对于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们可以拆分两个选项,而这两个选项都是为了达到你的要求,但是孩子听到有选择之后会更容易接受。
以前我有个朋友带孩子去公园,孩子突然因为一件小事闹别扭不愿意去了。
这个时候旁边还有其他朋友。
孩子为了一点小事闹别扭,朋友觉得很没面子。
一点小事就不开心,显得孩子很娇气。
这让朋友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教导无方的妈妈。
就在朋友不知道是发火好,还是屈服好的时候,她突然间想起我们曾聊过的选择的问题。
于是,她灵机一动跟孩子说:“你是想像小兔子一样跳去那边的公园,还是像妈妈这样走去公园啊?你决定吧!”
孩子愣了一会儿说:“我决定走去公园。”
04
当我们为年纪较小的孩子提供选择的时候,尽量给少一点选择,而且选项的设定都要直接指向你的目标。
比如,对于年龄小的孩子不愿意吃晚餐这个问题。你可以提供这样两个选择:
你可以十分钟后吃晚餐,或者等到明早再吃早餐,因为没有人为了你再做饭和收拾厨房。你决定吧!
对于年龄大的孩子,我们的选择空间可以更大一点。
你要不准时吃饭,要不你自己做饭,但要把厨房收拾干净。你决定吧!
有的时候孩子可能会给出自己的选项,如果这个选项可以接受,你可以加入选择项让孩子选择。
但很多时候孩子给出的选项是不合理的。比如不愿意睡觉的孩子可能会说我今晚不睡觉。
这时候你可以提醒孩子,这不是一个选项。我们的选项是要不十分钟之后睡觉,不要现在睡,你决定吧!
05
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这只是换了一种形式,难道孩子就一定会接受吗?
其实我们的目的都是希望孩子做正确的事,但是这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
有选择权的孩子是被尊重的,而被要求的孩子则是缺少尊重的。
如果你想更深入的理解这两者之间的不同,不如跟你的伴侣玩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
一个演孩子,一个演家长,你分别说两种不同的话,问问伴侣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这样你们就可以更理解孩子了。
另外,偷偷告诉你们,这类角色扮演的游戏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孩子,还可以增进我们跟伴侣之间的感情哦!
所以,赶快去试试,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