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了有好长时间的关于学习,关于努力改变的事情,有很多小伙伴,就不禁问道:咱们的滚滚呢?
这不今天就来报到了。
三月的一整月,孩子就已经经历了两轮停课停学,贡献在家里的时间真是多了很多,我们之间发生的事情也有很多,其中有很多也让我进行了深深的思考。
我在头条上回过这样一个问题:生孩子到底图了啥?
我真心觉得他们就是用来完善我们自己的。说什么养儿防老,传宗接代,这些都有点虚。
想想大家最后的养老,大概率靠孩子的话也就那样;要说传宗接代,也只是形式上而已。
论内心感受而言,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不止会多一个和我们有血缘关系的人来爱我们,还会发生更多的事情来充实我们的人生。
也让我们从那个被爱的角色跳出,全身心的去学着将一个捧在手心不知要怎么抱的孩子,慢慢抚养长大。
在这样一个他慢慢长大的时光里,见证着,也经历着。
时间虽从来都不言语,却还是回答了所有问题,岁月之下,我还是会强烈感受到了一起长大的那两颗心。
1
这是发生在昨天的事情,也是经历半个月停课之后的首个上学日。
“妈妈,你能过来吗?我想和你谈谈。”
孩子在他的床上上蹿下跳,实在没辙了,最后冒出这句。
停下手中的活,合上电脑,看来今天得好好和他上一节课了。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孩子每晚要多做一件事,除了正常的洗漱之类的,那就是佩戴角膜塑形镜。
其原理就是晚上佩戴镜片,用物理方式调整瞳距,将其拉伸到正常范围,以便白天的视力要求所需。
对于想要延缓孩子视力持续增长的家长来说,这种方式的效果也是相对最明显的。
滚滚的视力已经是同龄孩子中度数算是比较高的了,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视力检查,以及眼睛的匹配程度、戴镜体验,滚滚也开始了这种方式。
也曾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需要我来配合他佩戴,但现在他一人完全就可以搞定,这真的算是不小的进步。
但其中经历的坎坷也是一言难尽了(之前还写过这样一篇文章:我差点毁了孩子的眼睛),好在现在都好了。
但问题又一次出现在了,只是在佩戴结束之后,需要将佩戴的托盘、眼镜盒清理干净。
以前这些都是我在帮忙,他佩戴结束倒床就睡。而我经常学习写文之后,才意识到这件事情,甚至也有忘记的时候。
为此我们探讨,能否自己佩戴结束,自己收拾残局。
就这么简单的事情,他却明显不答应了,并以此来要挟:
你要是不帮我,我就不佩戴了。
细心的妈妈发现了没有,我在慢慢地放手。可是孩子却不干,他要用不佩戴眼镜的行为,来逼着我就范。是不是感觉到这样的伎俩,在您家孩子身上也经常发生。
或许还有的妈妈,会反驳我,就这点事,你顺带着做了,估计也不会出现文章开头的孩子的那种闹腾。
是的,妈妈是可以捎带着帮做很多事情,可是妈妈能永远在孩子身边吗?那妈妈对孩子来说是什么?
当我问到孩子,孩子居然不假思索地说:
“妈妈是超人啊!”
你看无形中,我们以往诸多的做法,在不知不觉中将孩子的认知,带向了一个很深的误解边缘。
2
当来到孩子身边,还是看到了那个嘴角露出的一丝不易察觉的笑,但转瞬还是继续在床上来回蠕动着身体,以发泄自己无边的情绪。
“如果你觉得这种方式真的不好,那你就好好思考下再做决定,以后到底是否佩戴!而不是用这种方式来要求我善后。“
我慢条斯理地说出这些时,没有大声呵斥,也没有歇斯底里,相反很平静。
这点估计孩子也没有预料到,往常的妈妈就是走过去,苦口婆心的大道理,低声下气的分析,近乎乞求的商量。
如果持续如此,以后一定还会是一样的剧情再次上演。
这或许也是我的成长吧,换一种成年人的方式和他交流,兴许会有不一样的改变。
而我想要给孩子说的第一个真相就是:
先搞清楚眼前的事情是谁的课题,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就全部扔给别人去解决。
都说人世间就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以及老天的事。
这也是我慢慢在生活中发现的,如果天然地把孩子的很多事情,都当成是自己的课题,那么孩子的任何一声呼唤,都将是催命锁一般的存在,萦绕在心口。
因为“妈妈”已经成了一把万能的钥匙,可以解答一切问题。即使这个事情是老天的事情,也照样需要妈妈去解决。
想到这个,是不是后背有点发凉,我在意识到这个的时候,就是这个感觉。
就像学习是他的课题,那么他就不是为了别人去交差事,而是努力搞清楚背后的原理,方便日后的熟背和再次运用;
认真刷牙是他的课题,那他就不是囫囵吞枣地刷几下就了事,而是能够从中认真体会到刷完牙之后的清爽。
其实孩子也可以听懂,因为理解这件事也是他的课题。
这点相信,请一定要交还给孩子,他总会明白的。一次不行,那就再来一次。
3
我要说的第二个真相是:
人永远有自主选择的权力,但也要接受选择之后带来的其他副作用。
就拿他戴眼镜来说,他可以选择是否佩戴的这个选择,只是要承担起其他的一些副作用。
做和不做的利弊都需要自己去权衡,若值得去做,就义无反;若不值得,就别瞻前顾后。
眼前的配镜体验或许没有裸眼睡觉舒服,但对于日后高得离谱、伸手不见五指、生活里还会多出很多不便的日子来说,就显得不值一提。
这样一想,现在的举措就是及时止损啊!
当明白这一点,那个躁动的灵魂,好像找到栖息的住所一样,安静了下来。
“妈妈,我决定还是要佩戴的。”
那张刚刚还很不服气的脸上,这时也变得安静且认真。
很明显,他听进去了。
4
但我的眼睛还是会有些疼,那要怎么办?”
孩子继续抛出他的问题。听到这里,我的读者朋友们,你们会怎么做?
是感受到孩子的向好态度,立马就心软起来,顺着说道,原来是这样啊,看来还是妈妈来帮你吧!
如果这样,你前面所有的努力就都白费了。真的,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他的情绪还会像潮水一般袭来,让你招架不住的。
你想想,孩子以往的很多次试探,不就是这么来的嘛!
他们亦步亦趋,一点点试探我们的边界,看到哪里才是真的不可触碰,你的态度就是最好的晴雨表。
有句话好像是这么说的,你若不笑,他就微笑;你若微笑,他就会大笑;当你大笑,他就是狂笑。他们总会越过来一看你的反应的,以此做出后面的反应。
当然这并不是说孩子们的狡诈多变,只是说人的基因里就天然地带着这样的趋利避害。
所以及早地亮出我们的边界,表达我们的原则,是多么有必要。
比如我是这样回答孩子的:“既然这是你的课题,而你又觉得很有必要做这样一件事情,那你就要好好思考如何去解决这样一个难题!”
这是我最想告诉孩子的第3个真相:
一件发自内心想要去做的事情,如果过程中遇到了难题,要怎么去克服和面对?
我就拿自己做例子,现身说法:
“比如妈妈打算第二天要去跑步,就要考虑好第二天的天气是否适合跑步,需要穿戴的衣服是否准备好,其他的事情如果有所冲突要怎样调整,中途遇到其他的事情又该如何解决! 只要这件事真的是你想去做的,总会找到合适的方法的。前提是你真的想。”
暗淡的表情仿佛被火把照亮了,有了光彩。
我想今晚的平静谈话,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发生效用的。
就像此刻的我,在这件事情上的处理方式一样,就已经比曾经的自己好太多了。
这就是我从和孩子的相处中总结出的3条人生真相,想明白的时候,真是醍醐灌顶。
我们很多时候真的需要改变的就是自己的认知,因为认知的改变,真的就能改变我们应对这个世界的方式,而方式的改变或许就能带来事情的转机。
看完觉得对您有帮助的,希望您能花0.1秒点个赞哟~
你小小的点赞永远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谢谢你~♥️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