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部的时候,我家的网络卡出翔了(一定是隔壁的小哥又在偷偷下小黄片,超生气)
就差那么0.01秒,我就要放弃观影了。庆幸自己未做出这样的决定。因为这部黑色幽默喜剧片,真的很值得一看~
豆瓣有个排前的短评是说”不知道好笑在哪儿...“
这部片定位为喜剧片绝对是正确的。它不属于嘻嘻哈哈、鬼马无厘头的喜剧,而是那种荒诞病态的,把痛苦与欢笑、荒诞的事实与平静得不相称的反应、残忍与柔情并列在一起的黑色幽默喜剧。
喜剧很多时候的核心是反讽及审视这个社会。就像我们小时候看周星驰的喜剧,大概只知道哈哈大笑,觉得特别好笑特别逗,可当你长大了,再重温星爷的电影,有时候你真的是要哭出来。
《杰出公民》豆瓣8.6
--高能预警,以下含剧透部分--
影片的开场就是丹尼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典礼,看似清高的获奖感言,也可以看出丹尼尔并不会被成功冲昏了头脑,反而是担忧自己没有成名前的那种宝贵的棱角。
获诺贝尔奖后的五年间,无数的头衔和荣誉勋章接踵而至,但他都鲜有参加。这并没有带他抵达成功的终点,反而将他置身于更多新的痛苦。
成名后应接不暇的社交活动占据了他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他甚至没有正经的写过文字。这种处境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致命的。
这时,他收到来自家乡“萨拉斯”的邀请,想任命他为当地的“杰出公民”。这是一个十分偏僻的小镇,就像他自己说的,离开那里是他这辈子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
即使他自己不想去承认,但事实上,他创作时的大部分灵感是来自于那里。他需要放空自己,找回创作的灵感,思考再三,他最终收下了这份邀请,前提是不惊动任何媒体记者。
接着,这场荒诞之旅便引发了一连串啼笑皆非的遭遇。
从下飞机开始,接机的是个肥头大耳的小哥,开的不是豪车就算了,还是辆破车。结果车坏在半道上了,最惨的是。司机和丹尼尔都没有电话。两人只好等待救援,临近傍晚的时候,,丹尼尔无奈之下拿出自己的书生火。
并自嘲:“为了生存,焚烧我自己的书”。
第二天早上,肥头司机还毫不犹豫的拿起了烧剩的书,去上厕所。拿诺贝尔作家的小说去上厕所,小镇居民的愚昧和无知,让车上的丹尼尔一脸无奈。
好不容易到了家乡,还没顾上休息,行程就被安排的满满的。
市长还安排了一个“高逼格”的欢迎仪式,和选美皇后站在消防车上隆重游街。
电视台采访他,其实是装模作样,借他的名给某饮料做广告。
遇上自己的好兄弟,还一副宣誓主权的模样“你走了之后,我娶你的初恋”
以为自己睡了年轻的开放姑娘,事后竟发现是发小和初恋的女儿,且她只想借着自己的名利改变自己的命运。
以为有好友来叙旧,却发现是带着残疾儿子来要钱的主
请他担任小镇绘画比赛的评委,却发现藏着不可明说的裙带关系。
等等这些的荒诞的事件很容易让人想到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获奖之后,其家乡也如同过年一般奔走相告。
影片的矛盾冲突聚焦在艺术家协会负责人得知自己的作品被丹尼尔刷掉,开始恼羞成怒。并在绘画颁奖上丹尼尔得知被贴上自己名字的作品,并不是自己评选出来的,冲突爆发,达到高潮。
“你可以不用我评选的作品,但不能用我的名义来招摇撞骗。”因为丹尼尔的直白坦言,甚至引来了群众扔臭鸡蛋。
画展上一席铿将有力的话,并没有叫醒那些沉睡的居民。
没有人关心艺术的本身,更没有人会在意你的原则和立场,人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诺贝尔得主”这个身份能给他们带来利益,这就足够了。
所谓“穷乡僻壤出刁民”,这部影片可能意外的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离开家乡,来到北上广。家乡有时候是在你脑海中那挥之不去的阴郁,你走了,就再也不想回来。
影片结尾是他的新书《杰出公民》发布会,以自己为主角展开,写的好像就是整个影片发生的故事。那这些事情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虚构故事呢?
这取决于你如何解读,这种开放性的结局,可能更会引发你重新去思考。
--好了,我bb完了,看电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