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提出有必要因地制宜提供限时摆摊经营的地方,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同时给低收入家庭提供购买农产品的服务。释放“地摊经济”的活力,建议制定统一的“地摊经济”准入许可标准、从业资格条件和商品入市手续,采取颁发资格证、许可证等方式,给予“地摊经济”与从业者合法地位。
杨宝玲的这一建议,让时疏时堵,禁而不绝的地摊经济再度引发广泛关注。
“地摊经济”的“三低”特质,让它具有一些独特优势。创业门槛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没有太高的学历、技能要求,很多人支个小摊、打开私家车后备箱就能卖货;失败风险低,船小好调头,从业者即便失利也能迅速“满血复活”;商品价格低,能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享受更多实惠。
“地摊经济”一方面,它养活了中国数以万计的小商户、小摊贩,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3月15日,成都市城管委发布新规,允许商户摆地摊、临时占道经营。数据显示,两个月来,该举措不仅保障了近8万人就业,还让餐饮业复工率达到98%。
但另一方面,它又给所在城市带来了脏乱差,被一些城市称为“牛皮癣”,成为城市发展的两难。尤其是“双创”开展以来,“地摊经济”是重要整治对象之一,查办力度有增无减。对其采取“一律取缔,两头围堵”。然而流动摊位就真的与城市发展进步背道而驰吗?
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大幅提升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为市民带来了高质量的城市生活,这是城市治理的方向。但是,对“地摊经济”的强力整治,也让一些群众失去了一条生存之路,让一些市民买东西路途更远,价格更贵了。同时,“地摊经济”的不断消失,也让街道变得冷清,少了一些生活气息。坚决取缔不是正确的办法,积极健康引导,发展为道路文明才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