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农村长大的60后70后大概都有过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寻觅零食的经历。
那时候,村里的商店除了饼干洋糖好像没有别的吃食,有也没钱。
正长身体的年龄,家里的粗茶淡饭岂能填饱一个个食欲旺盛的肚子。
小伙伴们于是把目光投向广袤的田野,去那里挖掘取之不尽的零食。
记得村子后面有一大片菜园子,生产队的,一到夏天,各种瓜果蔬菜跳着脚儿向你招手。
可惜从早到晚有两个老头轮流看着,一天上午,趁那个看园子的老头不注意,我和两个小伙伴猫着腰,轻手轻脚溜进了园子。
天哪,这么多这么大的西红柿,两只手怎么够?一边往嘴里塞着,一边往自己的上衣兜兜裤子兜兜乱塞。
正手忙脚乱呢,突然身后传来一声大吼“干啥呢!”,惊得我们三个魂飞魄散。
反应过来,拔腿就跑,使劲跑,老头在后面边追边大声吆喝。
那时大人们正在地里割麦子,他们大概也看见了菜园里惊悚的一幕,但没有一个人过来救驾。
我们无处可逃,只能绕着村子跑,凉鞋掉了一只,西红柿也跳出了兜兜,拾上继续跑,没命地跑。
也许那个老头跑不动,早都不追了,我们还不停地跑。那天我们大概绕村子跑了三圈才停下,一个个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脸红得像关公。
来到村头的皂角树下,一屁股坐在地上。这才发现,新买的凉鞋扯了,西红柿也所剩无几。
三个人大眼瞪小眼,忍不住都笑了,笑得前仰后合。
那天的西红柿格外好吃,可能因为它是“胜利”的果实吧!
上小学的时候,村子北边有一大片地,种的全是芝麻。芝麻将熟未熟的季节,我和几个同学约好一放学就去摘芝麻。
为了这个约定,我激动得课也没上好。放学的铃声一响,赶紧挎上书包,冲出校门,冲向那片芝麻地。
芝麻杆杆比我们的个子都高,正好隐藏小小的身躯。芝麻鼓着肚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摆,仿佛在召唤我们。
二话不说,赶紧摘,一个个眼尖手快,几下就把书包塞满了。然后溜进芝麻地旁边的大渠。
渠里没水,下午的阳光照着大渠,我们靠渠坐下,一边吃着芝麻一边闲谝。太阳下山了,才拍拍屁股慢慢地走了回去……
所有关于童年的回忆仿佛都与吃有关,童年的我简直就是一个小吃货。
吃在那个年代既是必要,更是童年的乐趣所在。
对于吃,小伙伴们好像有无穷的创造力,比如,把柿子花一个一个穿在细细的竹棍上,晾得半干半湿的时候吃。
柿子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摘下来,藏到麦草垛里,隔两天去看看,稍微一软就吃。
摘下皂荚,砸开外壳,剥出那层白白软软的东西来吃。
为了吃树上掉下来的杏儿,早早地起床,奔向沟里的那棵繁茂的杏树……
“妈,快来看这个菜咋做。”儿子的命令把我的思绪从童年拉回到眼前。
《舌尖上的中国》正在演绎一道南方家常菜,鲜亮的色泽配上传神的解说,令人馋涎欲滴。
刚吃完饭,儿子就坐到了书桌前做作业。看着儿子伏案疾书的样子,我突然生出许多感慨。
必须承认,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比过去好得太多,但他们的童年乐趣哪里去了?
如果能重新选择,我还是想做回童年那个在野外寻寻觅觅的小吃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