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柚柚
题记:炭山窝,是我去过后还想再去一次的地方,也是我去过后很有写作冲动的地方,却因为懒惰而耽搁下来。今天,有书布置的作业为《难忘的游记》,正好写上,在回忆里走一趟炭山窝,让那积淀了近一年的情怀一吐为快。
一
时间拉回到2017年的五一小长假,29日这天上午,休假在家无聊的我,被一篇“好娇艳,白沙炭山窝百亩芍药花开正当时”的贴给吸引住,这是第一次看到炭山窝这个地名,而且居然还有芍药花。不瞒大伙说,还没有亲眼见过芍药花的。好奇心起,查查距离,从衡阳出发,100多公里,不远嘛,走起。
跟着导航,一路岳临高速转省道320再转县道074,再走几公里山村路,导航显示已到达目的地,前方已无路可行车。下得车来,路左边是有两幢瓦房子,几位村民正在修筑一个石头,石头上写着几个字“炭山窝”。
不知道芍药在哪儿的我前去问路:“你们好,请问往哪走可以看到芍药花呀。”大叔停下手里的活,指着指下坡:“往下走就可以看到,看完了,往上走也有的。”
“那我们车停哪儿好呢?”
“就停我们家屋边上吧。”
考虑到别影响人家,我们把车停在了离房屋稍远的地儿。
二
走过下坡,往前一看,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半山围着的盆地,而我所站的地儿,就好像这个圆的开口,终于明白,为什么叫“炭山窝”。盆地里,土地齐整,分划成一块一块,有正方形、长方形、还有三角形,有的已长出绿色,有的还刚开垦。村里居民房子依坡而建,偶见有人在地里劳作。可是花儿呢?带着这丝犹豫,在犬吠声中,我顺着坡间小路走到了盆地中间。
果然,在我们远看是绿色的地儿里,正摇曳着千姿百态的芍药花。红的、白的、浅紫的、粉的......大大的花瓣,黄澄澄的花心,把我这从未见过芍药的花痴深深地迷住了。我细心地选路走进去,离花儿靠近点,仔细地观察。花儿有单瓣的,微微向里弯着,像一盏盏浅浅的酒杯,盛着琼浆玉液,让人沉醉其中;有复瓣的,层层叠叠,依次外展,像一个个精美的绣球,绣着富贵荣华,让人想到清朝的旗头。
三
花儿这么美、这么娇,爱臭美的我,肯定要跟花来个合影啦。站着、蹲着,选这朵,又看上那朵,在芍药地里拍到不能停。相机咔咔声,引起了正在地里劳作的阿姨注意。阿姨用手拭了拭额上的汗珠,笑着用当地话说:“这里还不算好看的,你往那边走,还有成片成片地。要是你们来得早点,还可以看到牡丹花,现在牡丹都已经结籽了。”
“还有牡丹呀。那阿姨,你们是怎么想到种这些的呀。”
“作药材卖,芍药作药,牡丹也是,还有你看那旁边的草,也是作药材用的。”
“那你们怎么卖出去呢?”
“有人来收,成熟以后,我们收拾好,有专人来收,我们就论斤卖给他们,一年下来,收成还可以。”
“那你们怎么想到这里可以种这个的呀?”
“村里的领导几年前带领我们种的,种好后,既可以看花,还可以卖钱,于是我们就都跟着种了。”
原来这样,回家后,我分别百度了芍药和牡丹,果然有很多的药用价值,且都耐寒,耐干旱,耐弱碱,忌积水,怕热,怕烈日直射。炭山窝这样一个盆地造型,水资源相对较少的地儿,正适合种植它们,当地村领导有眼光,有见地。
四
日到中午,有些累,我们准备返回。往上走时,发现有几个小姑娘正蹲在一口井旁洗鞋,美丽的阳光、黑黝黝的头发、青春的容颜、认真的动作,很美,我咔了这一张。
到得车边,房屋女主人看到我们,热情地出来招呼:“累了吧,进屋坐下喝口水不?”我们微笑着谢谢,然后到车里拿出了水。女主人没有因我们拒绝邀请而生疏,进而说:“开始你们车可以停过来一点,可以让树挡挡荫。你们是从坡下来的吧,坡上还有一片,更好看。”
女主人热情的“宣传”缓解了一丝累意,我们按照她的指引,继续坡上寻景。
走不远处,又看到了一口井,原来这个是上游井,用来饮用的;刚才女孩们洗鞋的为下游井,用来洗刷;井水再往下,流到一口塘里,用于养鸭,或灌溉盆地窝里药材。井旁用瓦砾砌出“引来幸福泉、输出富万家”的对联。我想,这应该就是这个村的致富理念吧。
引来幸福泉、输出富万家。不仅指泉水,还有芍药、牡丹的商机,靠着村民们的勤劳、善良和有条理的思路,将炭山窝这个不知名的村窝窝渐渐输出,让更多人慕名而来,带动当地旅游业、制药业以及就学、就医的发展,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就这样一步一步描划出来,从梦境照进现实。
返回路上,我们放慢了车速,那个“炭山窝”的石头已经树好。透过车窗,山下一排排整齐的房屋正在有序的建设,路的两边设立了风景区的景点标识牌,有毘(pi)帽峰景区、金芍药、牡丹基地。
“芍药斩新栽,当庭数朵开。东风与拘束,留待细君来。”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我相信,炭山窝有天定会变成“金窝窝”。
炭山窝,今年五一,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