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骨子里,我一直是一个想读书爱读书的小女子。
就说小时候吧,那时没有电视手机,没有花花绿绿的各类杂志,就连课外辅助读物也少见,偶尔在邻居家碰到几本小画书,简直欣喜若狂,犹如一不小心闯进了藏宝库,顿时两眼放光,那有图有字仅巴掌大的小人书,历经无数双小手的倒腾,早已破烂不堪,伤痕累累,我却依然奉若珍宝,百看不厌,那是童年里最美好丰盈的一段记忆。
有时实在没得看了,晚上就缠着奶奶讲一些妖魔鬼怪的故事,奶奶慢悠悠的讲着,我们围坐在跟前,目不转睛、大气也不敢出的听着,正当五六岁的年纪,想听,又害怕,最后还是好奇心占了上风,正听到紧张处,倘若这时候突然尿急,不得不到房屋后的菜园子里方便时,总是战战兢兢,外面漆黑不见五指,夜色深沉,繁星闪烁,偶尔,远处会有一两声狗吠或者狼嚎,这时候,我们总是速战速决,真害怕身后突然跳出一个龇牙咧嘴的魔鬼,把我们小孩子都抓走。
上初中住校,课业不忙,课外读物依然奇货可居,室友们也不知从哪儿借来《收获》、《十月》、《当代》等大部头小说,这成了那个年代我们最好的精神食粮。一本小说,大家抢着看,争执不下时,往往通过石头剪子布的方式胜出先后,排队看。
那时住宿条件艰苦,也就二十个平方的宿舍里挨挨挤挤的放了八张床,大伙儿进出,只能侧着身子挤到自己的床前。室内灯光昏暗,每次看小说,我们都要把眼睛睁的老大老大,才能看清那密密麻麻的小字。就这,大伙儿也都看的津津有味。
熄灯了,大多数室友已进入梦乡,我和另外一个室友,都是小说迷,总觉得还没看过瘾,各自点上煤油灯,继续挑灯夜战,这一看可就刹不住车了,非得一鼓作气把一部长篇小说看完才算了事。
那时,夜色深沉,周围安静寂寥,偶尔会有蛐蛐的叫声陪伴着我们,整个世界早已坠入甜美的梦乡。而我的灵魂,早已出窍,在书中独自洒脱的漫游。
可惜,并不是经常都能这样书香为伴。没有书的日子,味同嚼蜡,只好埋头学习课本知识。
最不堪回首的是高中时代,当时寄居在山东的亲戚家。寂寞、孤独自不待说,如果能有点课外书填充一下内心那空落落的心房,至少也可以稍稍缓解一下那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人的思念。真可惜,亲戚家什么都没有,真的是空无一物。哦,似乎也不完全对,记忆中还是有这么一个柔弱的小东西,曾经无言的陪伴了我一个暑假。那是一只无意中闯进我简陋卧室的螳螂,修长的身形,披着一件碧绿爽目的燕尾服,一个模样很华美的小生命,它天天默默无言的趴在桌前的窗户上,偶尔,会在蒙着报纸的窗户上散散步,大多时候,它就那么静静的趴着,似乎来到这里,只是为了陪陪我这个寂寞孤独的灵魂。
我把它视若不经意闯进我生命中的小朋友,对它的到来无限欢喜,每天中午晚上功课间隙,我都会默默的盯着它看一会,在心中和它对话,而这个小东西依然沉默无言,似乎在时间的无涯荒原里自顾自的思考着存在的意义。突然有一天,它的生命就此从我眼前消失,那是我高中三年生活中一个有点让人悲伤的小插曲。
我的青春,我的高中,一个多愁善感的年龄段,没有灵魂的书籍、没有娱乐、没有聚会,没有笑容,没有爱…….灵魂贫乏至极,忍无可忍,只好沉睡不醒,至今想起来都很同情那时的自己。
迈进大学生活,世界仿佛一下子在我面前洞开了一个五彩斑斓的大大窗口,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像一个在时间的荒原里很久没有吃过饱饭的瘦骨嶙峋的饿狼,两眼放光,一头钻到书海里贪婪的大口吃着,如饥似渴,囫囵吞枣。
那时下午基本不上课,有大把大把的美好时光可以自由挥霍掌控,于是,每天美美的睡个午觉,醒来,躺在床上再有滋有味的看小说名著,消磨一个下午,到晚上饭点了,才极不情愿的结伴去饭厅。
可惜好景不长,大二时,我迷恋上了编织。闲暇时,给自己织毛衣、围巾、帽子,可是,可是也抵挡不住室友们那近乎哀求的眼神,又忙着给室友织毛衣、帽子…..看书的节奏和频率很快就慢了下来。
一寸光阴一寸金,嗨,现在想想,真为自己那时无端挥霍掉那么多奢侈的时光感到汗颜、后悔。
等到走上工作岗位时,才知书到用时方恨少。那时,整天忙于采访、写新闻稿,书看的很少很少了。再后来,成家,抚养孩子,干不完的家务,天天奔波在外采访,每天累的像狗熊,更无暇读书了,大脑成了真空气球,一点点的被掏空。
真正又开始读书缘于这一两年,孩子大了,突然觉得又有了大把大把可以自己掌控的时间,赶紧去图书馆办了借阅证,这才正儿八经开始读点书。
刚开始借书时,像个任性的孩子,随心所欲,没有目标和方向,看到啥书好玩就借啥。随着看的书越来越多,眼光逐渐老辣,很多一般般的书就看不上了。
年轻时读书,图的是书中的热闹,就像刘姥姥逛大观园,走马观花,随心所欲,转了一圈,似乎什么也没有留下。如今,随着岁月的历练和阅读量的增加,现在看书更注重心灵的感受,注重人文思考和感悟。
以前读《红楼梦》,很不喜欢里面的林黛玉,总觉得她病病怏怏,尖酸刻薄,心眼小又多疑,但从没有自问过,她为什么是这种性格。再次重读《红楼梦》,联系她的生活环境和家庭身世等,便不难理解,正是寄人篱下的生活和带点悲剧性的身世造就了她的敏感、多疑、自恋、略带点尖酸刻薄的性格。…..这就是以前读书和现在读书思考后的不同收获。
如今,图书馆琳琅满目的各类书籍,尤其是名人写的生活随笔、名人传记、历史书籍、哲学书籍…..它们总是诱惑着我,霸道的挤占着我有限的闲暇时间,让我在书中灵魂出窍,在不同的人物和时空中穿梭遨游。
书看的多了,腹有诗书气自华,气质、涵养、格局、胸怀都更上一层楼,自然,对生活的理解也变了,不再那么爱钻牛角尖,看问题更加达观、透彻;书看的多了,很多事情慢慢想明白了,不再热衷于面子上的事情,也不再喜欢逛街购物,不再喜欢周旋于人际应酬;书看的多了,心里总是满盈盈的,浸透着生命的书香。虽然有时候看书依然是囫囵吞枣,看过就忘,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你的气质里,就藏着你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任性点又何妨?
当今社会,人们似乎都很忙,但往往是奔忙的身体与灵魂擦肩而过,泛滥的信息与真理擦肩而过,频繁的交往与爱擦肩而过,热闹的生活与意义擦肩而过。
看似每个人都很忙又都觉得生活很无聊,以至于没有时间和灵魂对话,让自己静下心来独处一段美好时光。
如果你想改变现状,让生活不再无聊,让自己变得有趣,办法只有一个,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要么旅行,要么读书。旅行和读书,阅历与思考,就是为了寻找我们生命中的那个陌生,寻找我们的不曾的拥有,而这一切需要我们环抱着一颗对世界永远好奇的赤子之心。
书卷多情似故人,得半日之闲,可低十年尘梦,一杯清茶,一首好听的音乐,一本好书,便可以陪着度过点点滴滴的闲暇时光,送走一个又一个平淡而又不平凡的流年岁月。
是的,生命的长度,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为了灵魂的有趣,为了灵魂的更加丰盈饱满,我愿意做个灵魂有香气的小女子,终日徜徉在书籍的海洋里沉睡不醒,做个生活的旁观者和世外达人,阅尽人世间的爱恨情仇,起起伏伏,无愧今生,无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