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乡里的天亮得格外的早,
乡里的人起地也格外早。
才5点多,太阳已经斜斜地撒进了屋内。
金黄色的光,灰乎乎的水泥地。
今天是赶集的日子,是除过年过节外,集市上最热闹的日子。
坐在摩托车上,吹着山风。低头一看,满手满身的鸡皮疙瘩。
冷,太冷了。像是秋风入骨,瑟瑟地抖。
从乡里赶往边山河市场的路上,有两个水库。其中较大的叫做楠木水库,曲曲折折不知占据了多大地方,旁边立着国家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
这里虽然不像江南的水乡,可以支着乌篷船在人家巷弄里往来穿梭。
但这里的水,是透彻的。家里山涧边打的水井,接着就能直接饮用,而且带着沁入骨髓的清凉。夏季解暑最好。
集市位于湖南湖北的边陲地带,旁边有一条河,河上架着一座桥。没名没姓,可能河就叫边山河,桥就叫边山河大桥。
我们站在桥上,我站在桥头,她站在进入松滋市的站牌下。
我在湖南,她在湖北。
在集市内转了一圈。卖水果的,卖老年人衣服的小贩叫卖着。有米馒头,有武大郎烧饼,有各种家庭用具,也有农家人自制的各种小零嘴。
人不多不少,没有过年那般热闹,却也不至于冷清。老年人,颤巍巍背着背包或者竹篓,一家一家的挑选着。据说,都是天没亮就出发的人。
人一波一波往里挤,又一波一波背着或是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往外走。走累了,看见熟人骑车而来,招招手,顺着带一路。
集市内,有一家鲟鱼养殖基地,可惜去的不是时候,还没有开门。门口铁栅栏拉的电动门上赫然几个大字—凭票参观。
正对着集市的那条路上,有一家农业基地,现代化作业。进门,有一口池塘,塘内养着鱼。池塘上有一座小石桥,桥上立着喂养鱼的饲料机,轻轻敲一下机器,鱼儿成群地游过来。说是彩色的鲫鱼,有观赏性,也可食用。
左边是蔬菜大棚,棚内种着各种蔬菜。棚顶是冬瓜和南瓜,用绳子负担着重量,也有些奇奇怪怪的品种,像是两种蔬果拼接在一起。棚内最多的是圣女果,西红柿,茄子,苦瓜。有一株,茄子和西红柿的嫁接品种。一位在里面工作的叔叔说,那是野生茄子。棚内的蔬果可以直接实用,无污染,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蔬菜大棚前面养着鸡,成群的鸡在里面叫着。据说,这些蔬果农产品销往北京。平时也有许多人前来参观。
原本的路程安排是前往山门水库,听附近的人说山门水库准备开发,但是还没完全开发没有洈水国家湿地公园好玩。想了想,便决定去那里。
刚刚进入“大碍山水库”(音译,不知道正确写法,也就是洈水湿地公园),就能看见长长的环湖林带,像是一个个水中的小岛。学地理应该知道,这是上游的泥沙在此沉积的三角洲,洲上种满了白杨,用以稳固带来的沙石。如今,白杨已经成林。
两岸是湿地,加上刚刚下过大雨,不好徒步行走,只好站在路边看。地里清晰可见的水坑,到处长满了草,草地上是牛羊,不时还有白鹭飞过。牛羊东一只,西一只地瘫在地里啃食着青草。
驱车继续深入,两边是橘子林,就长在家家户户的门口。还有一家人养了芦花鸡,肥嘟嘟地在路边一拐一拐地扭着屁股走着,一眼望去,就像几只烧鸡在游行。
有一条僻静的小路通往洈水,两旁是耸立的大树,叫不出名字,但是很好看,笔直地立在路边。小路顺着坡势向下延伸,走进去时像是进入丛林,大概一两分钟的路程,眼前便开阔起来,洈水就在眼前。此时,风雨已去,天空中挂着几丝云彩。对岸几户人家稀稀落落地点缀其中,水中几点杂草。
水中鱼儿多而肥美,不少喜爱垂钓之人在此休闲时光。不过,水边禁止垂钓。
再往前走,便是洈水水库的堤坝,有游船等游乐设施。无奈走错小路,无法步行进去,只能折返。
乡里的太阳下山很迟,排着队离岗的晚霞也很迟,值夜班的星星倒是夜幕降临便迫不及待展现光芒。
我想,我不想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