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错误在于总想一蹴而就
2016-6-10 氺慶
小时候读书时,父母总是教育我们“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出人头地,到时候就不用像我们这么辛苦的干活了,才能过上轻松舒适的日子。”
发小高考时没考好,家人在讨论是继续复读再考,还是去上个技校读两年出来工作的问题时,他爷爷说到:“读大学又不分配工作,还得花那么多钱,还不如去上个技校,出来了还有工作安排......。”
高中时老师总是提醒我们:“等你们考上了大学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没人管你,毕业出来了还能找到好的工作”,云云。
如此等等。
在大人各种谆谆教导中,我当年也是坚定的认为,只要过了这个坎,就能一马平川,从此我的世界就大不同了。
不仅我这样想,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我猜这样的人不计其数,总在幻想和憧憬着,只要熬过了当前,过后就是永恒的美好和平坦大道。
生活中我们面对很多的问题和事情时,总是想一蹴而就的。
然而生活从来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生活本来就是一环扣一环,不同的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的烦恼与困扰,只有到见了耶稣的那天,才算是终结。而这一点我们的长辈、老师似乎并没有告诉我们。
这个问题,在大学快结束的时候我才突然想通。到读研究生时,与室友深夜闲谈沟通这一想法后,共鸣,自此,才算是在心里有了个了解,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这么想。
出于鼓励的目的这样的想法本身并无错,错在总是喜欢基于功利的目的来表达。
除了给人灌输了急功近利的思想外,总是提前预设了事物的结果,而忽略了过程。
而对于学龄期的人来讲,这种灌输极易起作用。因为它符合人天性的需求。
急功近利使人容易浮躁,使人对事情容易失去耐心。放眼一望,过马路闯红灯的,排队插队的,办事托关系的,除了几个真有紧急情况的外,大部分的只怕只想尽早的完成这一件事情达已达到自己的目的吧。
功与利是引子,一蹴而就是惯性的思维,急躁就成了我们的常态。若性情上再差点,则极易酿造悲剧。
结果预设的太清楚,事情就失去了其本身的魅力。如同体育比赛中提前知道了比赛结果,失去了观看比赛的冲动一样。也会因为预设,在没有切身的体会一次,就已经放弃或裹足不前了。
而过程的忽略,则容易失去了解和掌握这一事物的机会,把注意力过多的集中在结果上,也容易忽略了自我的体验与感受。
自我体验与感受的忽略,也就一定程度意味着快乐的失去。
因为李银河老师说过:“凡是目的明确的去做的事情,都是比较无趣的事情;凡是没有明确目的只凭内心冲动去做的事情,都是比较有趣的事情。后者比前者给人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惊喜。”
生活总是继续的,有意识的改变一蹴而就的思维,心平气和的一步一步走,我们的生活才会体验更多的快乐和幸福,就会发现原来想要的就在当下。
欢迎关注微信公号:靳水悠悠
公号ID:jinshuiyouyou
欢迎转载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