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毛主席在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对于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至关重要。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切实为民服务,要密切关注群众需求,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我们党历来对调查研究十分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只有走出办公室,扎到基层去,走到群众身边去,了解群众身边事,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搞准确、摸仔细,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如果只是纸上谈兵、泛泛而谈,在情况没搞清楚前就盲目上马,匆匆忙忙投入工作,只会“两眼一抹黑”,所做之事也就会全凭“想当然”,最终的结果往往是牛头不对马嘴。事实上,只有把群众所思所盼所急调查清楚、研究透彻,找出“最大公约数”,才能真正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切切实实为人民服务。
切实为民服务,要注重“速度”与“温度”相结合。作为一名公职人员,我们的一言一行总能让老百姓感受到自身在干部心目中的位置,通过为民服务的“速度”同样能够准确感受到干部为民服务的“温度”。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窗口等一头连着万千群众,一头连着党和政府,老百姓往往从干部为民服务的“速度”中感受到党和政府为民服务的“温度”。日常生活中,社保、医保、教育、住房等行政事项的办理速度,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甚至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这些问题解决得快与慢、好与差,其社会效果往往不只是问题本身那么简单。如果我们的干部能够认真对待、放在心上、“快速”解决,那么老百姓心里就会是温暖的、舒畅的。许多事实证明,以及时、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才会最持久、最彻底。因此在为民服务过程中,不仅要注重“速度”,更要保持“温度”。
切实为民服务,要抓好“细枝末节”的小事。群众之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就启示我们,服务群众不能忽略“细枝末节”。抓好“细枝末节”,首先要坚持问计于民。群众是我们干部真正的老师,我们要俯下身子,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多做请教,对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了然于胸,准确掌握群众的所急所需所盼,才能为科学制定和实施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们要弄明白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当然要用在为民谋福利中去,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观念,从“为民”的细节做起,把“为民”的细节做实,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最后,要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既要有完成大项任务、重点工作取得成绩的大局观,也要有为单位打基础、干杂活的觉悟;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格局,又要有“功成必定有我”责任和担当,奋力营造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口号容易喊,行动难开展。作为公职人员,我们必须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企业和其他一切经济发展第一线,在了解情况上要多多益善,在把握问题上要穷根究底,在认识规律上要努力攻关,在完善措施上要群策群力,避免浮在上面,避免大而化之”的殷切教诲,大兴调研之风,为民办实事、谋福利,切切实实做到为人民服务!
定城镇人民政府 陈海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