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小时,总计855小时,第817日
阅读《叔本华》第三章,第四章
叔本华最伟大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共分四卷,第一卷还收录了关于康德哲学的长篇附录。每一卷都呈现出一条清晰的思路。第一卷把世界看做表象,或者说是我们经验中的世界。第二卷又说,这个同样的世界(也是我们自身所在的世界)必须换一个角度来看待,那就是把它看做意志。以前我们曾把现象 / 物自体的区别称为叔本华哲学的支柱:现在“作为表象的世界”就相当于“现象”,而“作为意志的世界”就是物自体。但到了第三卷,审美思考的出现导致个人意志行为的中断,并把客体世界转变成永恒的理念现实。最后,第四卷强化了叔本华对于由欲望和行动组成的日常生活的悲观主义观点,提倡消灭人自身的意志,由此通向伦理之善,最终达到某种听天由命的神秘主义救赎。
叔本华关于唯心主义的第四个论点是他最大的法宝。它建立在主体与客体这两个概念之上,主体就是认知者或体验者,客体就是被认知者或被体验者。表象的世界对叔本华而言需要两者兼有。他有两个宏论:第一,任何东西不可能既是客体又是主体;第二,绝对不存在没有客体的主体,或者没有主体的客体。他正是利用最后这个观点建立了唯心主义,而且在事实上使唯心主义成为一种显而易见的东西。如果没有主体去体验或思考,就不存在任何体验的客体。
然而,这一切并非事实;相反,谜底是针对呈现为个体的认知主体,谜底就是这个词,“意志”。意志,只有意志才是他认知自我现象的关键,向他揭示其中的意义,向他表明他的存在、行为以及运动的内部机制。对于认知主体,这个只通过对身体的认同来作为个体出现的主体,身体是以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被赋予的。身体是在对作为表象的智性的感知中被赋予的,是众多客体中的一个客体,会受这些客体规律的影响。但同时,身体还以一种非常不同的方式被赋予,即作为每个人立即就明白的东西,用一个词来指称,就是意志。
意愿、奋斗和努力要被看做我们用身体所做的事情,而不是与我们的身体没有关系的事件。它们在身体现实中表现自己,但也保持着“内在”性,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以一种直接的、观察不到的方式知道自己奋斗的目标。这样,叔本华所称的“身体的行为”就既不属于彻底的精神领域,也不属于彻底的身体领域,而是具有两面性的单一事件:对于同样是普通经验世界之一部分的某个事物,我们每个人都有“内在”意识,并且这一点能够被观察到。
叔本华更为严格限制的生命意志的概念是一种有趣而有力的思想,抓住了能观察到的人类和动物行为的特征。他的意志在人类中自我表现这一观念,以及他发现的我们为意志所统治但又逃离意志的对立性,使他得以给我们生活的很多领域赋予新的含义,这一点我们稍后就将看到。这使他能够把思维过程解释为具有一种有机的、指向生存的功能,能够说明无意识力量和感情对智性的影响,能够指出我们把自己描绘成理性的个体思想者在某种意义上只是幻想,能够把性作为人类心理的核心,能够解释音乐的力量和美学体验的价值,并认为日常生活不可避免地无法圆满,从而提倡抛弃个体欲望来与我们的存在达成和解。对后世哲学家、心理学家和艺术家产生最大影响的正是这些应用,而不是物自体就是意志这种枯燥的形而上的言论
间存在紧密关系。引起身体运动、产生于有意识思维中的表象就是叔本华所说的动机。我们同其他感知世界的动物一样有一些相同的动机。比如,猫因为感知到天敌或者食物而做出的行为就被叔本华归为由动机引起的意志行为。相反,人类是不同的,不仅感知动机,理性动机也可以引起他们的行为:通过概念化地表现事物,我们推理出应该做什么,这个过程是促使我们行动的原因。猫因为觉察到食物并感到饥饿就可能吃东西,而人吃东西则是因为他作出判断:这样做是最好的行动方式。但是意志行为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以相同的方式通过身体活动表现出来。在叔本华看来,不同的意志行为真正的区别在于引起它们的原因。
意志和表象之间的更大对比在此得以重申。表现的主体和被表现的客体在一定意义上都是虚幻的,因为在自在世界中主客体之间的区分并不存在。即使我这个主体消失,所有组成我的经验的个体客体也随我而去,意志自身仍会存在,继续奋斗,继续产生新的生命形式。对叔本华而言,关于自我的最根本的观点是,这同一个意志将在产生了我这个主体的身体有机体中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