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关于“自恋”,我仔细想过很长时间,但总是不太想下笔写这个东西,因为剖析“自恋”是一件很不轻松的事情。首先,还是要说明一下什么是“自恋”。这篇文章中,我想引用科胡特的说法:自恋是一种藉著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简单来说,“自恋”就是“认为‘我是好的’”。
一、从哪里来
我们为什么会有“认为‘自己是好的’”这样一种需求?“自恋”是从哪里来的?我阅读了一些文章,也经过了认真的思考,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在原始社会,甚至到了农业文明的封建社会,一个人,无论因为何种原因(或者是得传染病、或者是道德沦丧),一旦被环境认为“是不好的”,那么他及大概率会被整个社会边缘化,甚至丢掉性命。相信这样的一种影响经过漫长的岁月,已经写入到我们的基因当中了。一旦环境给了我们一些影响(多是负面的),我们内心出现了“我是不好的”这样的想法,一种强烈的焦虑感(被遗弃和死亡带来的)就会萦绕在我们身边。所以,“认为我是好的”是保证我们正常生存的、必要的心理条件。
第二,在满足了生存需求的前提下,如果能够被环境更多地认可——“是更好的”——那将会从环境中得到更多的资源(权力、金钱等等)。于是,“我是更好的”这种想法往往就会伴随着那些让人更加愉悦的体验出现(晋升、赚钱、获得异性的青睐)。同样,长久的作用在人身上之后,人就会越来越渴望主动追求“我是更好的”这种感觉——即使在现实生活种并没有出现实质的让人感觉愉悦的事情。
总结一下,“自恋”应该和身体激素产生了直接的联系,一旦产生“自恋”情绪,我们就会感觉很爽;相反,就会焦虑恐慌。
二、由此而败
如上文阐述,“自恋”是一种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的心理,而这种心理确实很有必要性,可为何会“因此而败”呢?答案很简单——过度了。过度“自恋”会带来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看不清事实。
过分“自恋”,无论是为了获得满足感还是规避焦虑感,都会产生强烈的情绪。这种强烈的情绪很容易蒙蔽人的双眼,让人看不清事实的本来面目。为了说明问题,我要请出两个重量级的人物。第一个出场的是艾萨克·牛顿。在经典物理学领域里,牛顿是神一样的存在。不过,“万有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在提出的过程中,牛顿是受到了另一位物理学家——胡克(中学物理中研究弹簧的时候出现过,其实他也很厉害,跟牛顿斗了一辈子)——的帮助。但是,因为两人关系极其糟糕,我们的牛顿爵士到死也不承认胡克的贡献。第二个出场的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是相对论的创始人,另一位极大拓宽了物理学领域的伟大物理学家。是他正确地解释了赫兹发现的光电效应,打开了量子物理的神秘大门。然而,我们可爱的爱因斯坦教授到死也不愿意承认量子物理中存在“不确定性”,进而不承认量子物理理论。
请出上面两位来,是想说明:即使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两个物理学家(因该没有异议吧),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头脑,在过度“自恋”的影响之下,都不愿意接受事实——要知道,他们可是物理学家,以认清客观世界为己任!那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又怎么会有例外呢?!
第二,昏招迭出。这个自然容易理解,当我们看不清事实真相的时候,没有可能做出正确的反应。牛顿不断诋毁胡克,致使胡克的功绩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不被人们认可(也为他自己光辉的形象抹黑);爱因斯坦极力否定量子物理理论,致使量子物理的发展进程迟滞多年。我们中国也有很多例子,典型的是赵括的“纸上谈兵”。要知道,赵括并非没有真材实料,他的失败,更多源于他的过分“自恋”。
也许跟我们更息息相关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在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时,“自恋”被打击(一定会出现的,因为开始的时候做不好)。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过分在乎自己的“自恋”,那就会很快沉浸在愤怒和焦虑之中,再想集中注意力学会技能,应该不太可能了。
三、如何选择
由此看来,过度“自恋”会给我们带来不小的损失。那避免过度“自恋”就很有必要了。不过,实践证明,反复提醒自己“不要过度自恋”并不是一个很有效果的方法,因为“自恋”本身是我们平时生活中正常的、必要的需求。更好的办法是面对事情的时候,学会选择。
如果说接受事实比维系“自恋”更重要的话,两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应该就不会犯那样的错误了。如果学会一项技能比维系“自恋”更重要的话,我们就不应该让自己沉浸在无限的愤怒和焦虑之中。比较之下,总有更重要的,这也符合价值体系的建立准则——选择那个你认为更重要的选项!
说明:
1、无论是牛顿,还是爱因斯坦,我辈此生如何努力空拍都无法望其项背。引用两个例子并没有对两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丝毫的不敬。但是,伟大的人如果仅仅用来仰视,那就太浪费了。
2、本文引用了曹天元老师的著作《上帝掷骰子吗?》中的内容。
3、还要继续感谢武志红老师整理的“武志红心理学课”。
4、写“自恋”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而“怕写不好”正是“过分自恋”的表现。梳理思路,形成文字,比维系“自恋”更重要,所以,我坦然接受自己写不好的事实(臣服的力量),选择“破自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