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杉
1、
一个姑娘写信给我,诉说了最近的困惑。
姑娘说:
“我5月份开始和闺蜜合租,因为把新租来的房子当成了自己的家,也把闺蜜当成自己的家人,便处处迁就忍让,希望彼此开心快活,在陌生的城市有家的感觉。可是,日子久了,却发现了问题。
比如,在生活费用上面,闺蜜会盘算的清清楚楚,分毫不差;在生活习惯上,连早上起床用卫生间的时间都严格规定,可是做了规定,她又不能严格遵守。还有一次,和闺蜜一起逛街,闺蜜因为自己不能像她的其它好朋友一样给她提意见而生气……”
姑娘和闺蜜的合租生涯因为这些琐事儿,异常烦扰。可即便如此,姑娘还是在信中问我:是不是自己出了问题?闺蜜和别人住在一起也会这样吗?还是和所有人合租都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我理解姑娘的困惑,便回信给她,告诉她当然不是和所有人合租都会这样,如果合租的朋友愿意这样斤斤计较,若要保证关系尚可,则需要在她的思维框架内思考问题,把规则澄清,强制双方都全力执行。
但还有另一句话,我没有说出口。其实,如果这样的合租真的让自己感到内心不悦,选择离开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你们就是相处不来,任凭你委屈求全,还是暴力指责。当然,还有一些人,你们或者能相处不错,但必须在一定的安全距离内,比如这位姑娘和她的闺蜜,做朋友可以成为闺蜜,可一旦合租,便成了灾难。
找到你们合适的距离,彼此舒适安心,反而是维系友情更好的方式。
2、
朋友在公司负责行政工作,要给公司采购一批电脑,领导定了预算,至于品牌型号,可以听取大家的意见,自行决定。
简单的工作,却让朋友困扰不断。男同事注重功能强大性能好,女同事更倾向于轻便易携带。还有个别同事,发来了自己偏爱的品牌型号,也希望予以满足。
我简单粗暴的对朋友说:“你就看看大部分人喜欢什么就好了,哪能个个满足?”
朋友说:“要这么容易就好了,有的是部门骨干,有的跟我关系不错,还有的,个性本来就不太和善,若不满足,他们肯定找你抱怨不休。”
我瞬间明白了朋友的烦扰,既不想得罪关系不错的同事,又觉得部门骨干必是应该尊重的对象。可是这样,渴望满足每个人的期许,真的能现实吗?
有时候,我们是得面对这样的选择,有些事情,只要做了,就一定有人不满意,可是必须这样做。或者说,即便我们使尽浑身解数,也从来都没有人人都满足的选择。
所以,坦然接受这一点,做该做的事情就好了。
3、
在书店翻一本年轻作者的书,笔名马叛,曾用名江湖蝴蝶浪子,是当红的人气作家。
回看马叛的背景,也是一个叛逆不羁的孩子。14岁退学后开始游历各地,以吉他手身份随演出团先后去过北京、上海、河北、山东、陕西、贵州等中国大部分地区。
17岁开始写作,在网络上发表短篇小说被杂志陆续转载后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创办杂志及书系期间参加《最小说文学之新》《萌芽新概念作文》《豆瓣阅读大赛》等国内写作赛事,均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广泛关注。
25岁时结束长达十一年的自由职业生活,进入某出版公司策划多本畅销书,同时推出新作《从未想过失去你》及《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成为畅销书作者及金牌策划人,并担任超级明星文学新人选拔赛、华章快意读写大赛等国内大型赛事评审。
如今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作者,在他新书的序言中写道:“要感谢那个不听劝的自己,我也正是因为不听劝,才走到了今天。”
他说,启用新笔名写作的时候,很多朋友都说:“你都已经红了,干嘛要换笔名呢?换笔名意味着从头开始,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可是,在他用“天涯蝴蝶浪子”的笔名写作时,所有人都说,顶着这样奇葩的笔名写作,写一辈子也红不了,要赶紧换一个。
如果听劝,农村出身的他,现在或许是在种小麦,或许是在读博士,一定不会走上写作这条路。
可是,那个听劝的自己,满足了所有人的期许,缓解了很多人对于未来的焦虑,却唯独没有成为想要的自己。
4、
在英国读书的时候,班上有个姑娘来自美国华盛顿,却说得一口标准的英音,我们颇为困惑。熟识之后才知道,她因为知道,英美对自己的口音都有着小小的骄傲,并不可避免的鄙视着对方,便特意学了英音,渴望打入英国人的圈子。
结果是,美国同学觉得她背叛,不喜欢她。英国同学也并不领情,排斥着她。于是,姑娘的苦心经营便落了个两头不讨好。
上社会心理学课的时候,老师说:“年轻的时候,我们都会希望别人的夸赞,希望跟全世界的人成为朋友。可是慢慢的就会发现,有些人,就是你不喜欢他他也不喜欢你,那就让你不喜欢的和不喜欢你的人在一起玩,你只和喜欢你的人在一起玩就好了。”
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觉得老师活得真是通透。
慢慢长大,遇到的人和事越多,愈发认同老师的说法,承认有些人就是不喜欢你,并尊重这种不同,适当保持距离,彼此舒适不侵犯,便是最好!
因为,你真的没办法让所有人都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