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沈从文先生的作品《湘行散记》。因为时间和懒惰等一系列原因吧,进程被刻意地减缓了(1页–34页)。即使如此,作者依旧感染了我。
这一部分所讲的内容大概就是作者坐船回老家探亲的过程(还没看完)。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映入眼帘的都是些暧昧的话语。例如,作者在船上畅想看到亲人时,情不自禁的想起了自己的妻子三三,而且还不止一次。所以,我想过,老师为什么会推荐这样的书给我们看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接着,我带着懒散的情感继续将就地读下去,渐渐地,我又沉浸在书中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后面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可以说是一个几乎接近完美的人:无论是写作还是认真研读、无论是文采还是艺术,都成为了他手中获胜的利器。就算再次看到了之前那样暧昧的话语,也都自然而然地被我看做艺术的陪衬,因为这本书里每一个点滴都是滋养我灵魂的甘露。
而后,我又折服于他坚定的意志。寒冬腊月,本来就很难耐,更何况是在船上。可是,他依然是坚持每天写信、研读。严寒的确摧残得他无法入睡,但也间接磨练了作者的意志。
作者虽然是男子,可他的细心一点不亚于女子。在坐船的过程中,作者每天都在盘算着到下一站的时间。我也了解到一些当时的社会背景,书中大概是这么描述的:船手划得很慢,我也不好意思去强迫,因为的确很冷,虽然我知道,他们也许是刻意用这种方式来多收取一些费用的。算了,大家都不容易。
途中的一切,在作者的笔下都是活力无限的。这一切静物的悠然都被作者赋予了灵性。
惰性可以被驱赶,更何况有这等好书相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