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的多数学生已经度过了自己独自在外的时光,特别是大一的同学们,从八月末到现在的十一月初两个月的时光是在学习的海洋尽情遨游和与舍友之间玩玩闹闹中度过的。快乐但也会孤独,很多人难免会想家,尤其是在冬至看见那一碗热腾腾的饺子,回想起在家时妈妈亲手包的猪肉白菜饺子,顿时垂涎三尺,食欲倍增。
冬至为什么吃饺子?冬至是严冬季节,人们以食取暖,以食治病,经过数千年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节令美食传统,诸如馄饨、饺子、汤圆、、狗肉羊肉等都作为冬至节令食品。而伴随着,还有很多汉族民间传说。传统美食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此俗由来已久。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祈求平息战乱,安享太平。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后来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在南宋时,临安人也在冬至吃馄饨,也包含着对异族的憎恨和对太平的向往。还记得小时候跟妈妈说为什么吃饺子,我妈跟我说:“冬至不吃饺子是会掉耳朵的。”
还记得小时候刚到家看到姥姥正在包饺子,可能是猜到我中午没有吃上饺子吧,我赶快洗洗手来帮忙。
姥姥把面团揉一揉,然后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又切成大小一样的小面团,撒上些面粉,因为害怕我擀的面皮不够圆,姥姥又帮我把这些小面团压成圆圆的面片。擀饺子皮可是个技术活,用力太大,面片就会粘在擀面杖上,还会厚薄不均。
我先把面片擀成椭圆形,再把它转个圈,擀短的一面,如果觉得有地方厚了些,我还会再补一下,这样圆圆的面片就大功告成。
接下来该包饺子了,这我还不太熟练,姥姥给我做了示范,我照着姥姥的样子,把面片平摊在手上,挖了点饺子馅放上去,对折饺子皮,轻轻把皮捏在一起,好,成功!
可我包的饺子真难看,肚子瘪瘪的趴在桌上。姥姥说这是因为我包的馅太少了,再包一个,多放些馅,这次的好看多了。
姥姥说冬至不吃饺子,耳朵会冻掉,我猜,一定是因为饺子的形状像耳朵,又热乎乎的,吃了饺子,耳朵就不冷了,再冷的天也不怕。我可不想耳朵被冻掉,所以我要多吃点,吃着自己包的饺子真香呀!
冬至的饺子特别的香,里面有过节的气氛,有对美食的执念,有对家人的思念。看着食堂的一碗碗香气喷喷的饺子,我从小时候的回忆中晃过神来,微微一笑着说:“老板,给我来一份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