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称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是一部神剧,4个小时的电影哪里好了?我抱着一种不同于看其他片子的简单心理,抱着我的疑问:四个小时到底演的都是什么?的好奇心态,看完了这部长达四个小时的巨作。
最开始就使用了一个长镜头,持续时间感觉很久,后来才发现电影里经常会用到长镜头的使用。看到字幕,第一反应是暂停看解说,结果看完了再播放,发现根本不需要暂停。整部剧都不需要你有短暂的暂停去看清楚某些东西,电影的每一个细节都会让你有充足的时间看完,并且看明白演的是什么。
4个小时的剧情,让我简单的概括下,我想这部片就是讲了一个少年因为当时的社会动荡,白色恐怖,家庭变故,感情受挫在加上他自身的倔强个性、内向的性格,导致他慢慢变成杀人犯的过程,。一个简单的故事,但是杨德昌却用慢慢叙事,随着事情的慢慢发展,让我们感受这一过程。
我想既然导演能大胆的把剧情拍成两部电影的长度,这种电影如果去电影院看应景超出了大家一盒爆米花、一杯可乐的时间 ,既然整个电影用这么长的时间来表达一个简单的故事,那么它的整个剧情的每一分钟应该都是被赋予特殊意义的,并且整个事情不是我们所想象的如此简单。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刚刚上映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似乎我们这一样的一批90后并不懂得当时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状况,它根据台湾的真实事件改编,如实反映了60年代初台湾的面貌,电影中我们可以听出,虽然电影演的是台湾,但是每一个好像都是说着不同的方言山东的、福建的、上海的等等,我真的不知道那是一个怎么样的台湾,我感受不到那一代人的记忆,我能感受到的是六十年代台湾的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