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 : 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周岭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20-10 /
作者\云海
成长的路上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困惑。上学的时候很羡慕成绩好的同学,自己也废寝忘食刻苦了一阵,但不管怎么使劲,成绩就是不见提高,以至于怀疑自己是否天资不如别人;工作以后每天单位家庭两点一线,直到几年后参加同学聚会,发现有的同学当年成绩垫底,如今混得风生水起,才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平淡无奇,按部就班却也浑浑噩噩,于是开始对职业生涯产生了迷惑;曾经信誓旦旦立下一个月减肥十斤的flag,但是坚持不了几天,看到美食又把持不住,只能边愧疚边安慰自己,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
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的,“认识你自己”,认知到自己的处境和状态,是一种智慧。做到这一步已经很难,很多人并没有这种反思的能力和觉悟,特别是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然而,更难的事情,是清醒认知自我之后的改变。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是一个很高的修行准则。“知”就是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比如认识到自己的先天天赋平平、学习方法落后、心理状态很焦虑、生活没有目标,等等,以及知道如何去克服这些问题的方法。而“行”就是人的实际行动了,实际行动之所以难,就难在逼迫自己去行动,难在坚持到底,难在控制自己的惰性。
自媒体人周岭在《认知觉醒 : 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一书中指出,人的大脑控制着本能、情绪和理智,人类特有的理智脑是最年轻也是力量最弱小的一个大脑,而控制本能和情绪的大脑拥有漫长的历史和强大的力量,往往成为我们做出理智行为的障碍。一个人如果学会了用知识和智慧驱动理性和感性这两种力量,就可以获得认知觉醒,进而不断优化和改进自己。
一、大脑是一切问题的起源——区分身体、情绪和思维的三重性
在进化的力量下,人类发展出三重大脑。约3.6亿年前,从海洋走向陆地的爬行动物为了适应陆地生活,演化出了最初的“本能脑”。本能脑只有一个原始的反射模块,可以让爬行动物对环境快速做出本能反应,比如遇到危险就战斗或逃跑,遇到猎物就捕食,遇到心仪的异性就追求等。
到了大约2亿年前,哺乳动物开始登场,它们进化出了“情绪脑”,能在恶劣的环境中趋利避害,大大提升了生存优势,比如恐惧情绪可以让自己远离危险,兴奋情绪可以让自己专注捕猎,愉悦情绪可以增强同伴间的亲密度,伤心情绪能引来同情者的关爱等。
直到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才从哺乳动物中脱颖而出,在大脑的前额区域进化出了“新皮层”,称为“理智脑”,它让我们产生语言、创造艺术、发展科技、建立文明,从此在这个星球上占据了绝对的生存优势。
理智脑虽然高级,但由于出现时间较晚(才250万年)、发育成熟的时间也晚(20岁前心智幼稚)、拥有大脑的神经元细胞较少(仅占两成)、运行速度较慢且耗能等原因,比起本能脑和情绪脑,理智脑对大脑的控制能力很弱,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做的大部分决策往往源于本能和情绪,而非理智。
本能脑和情绪脑以为自己还处于原始社会,它们的决策往往与现代社会脱节。为了生存,它们必须借助本能和情绪的力量对危险做出快速反应,并尽量节省能量。比如不用动脑的娱乐消遣行为,会深受本能脑和情绪脑的欢迎,而思考、锻炼这种耗能高的行为则会受到它们的排斥。所以,目光短浅、即时满足成为人的天性。
这种天性在现代社会,体现为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即只做简单和舒适的事,待在舒适区内逃避真正的困难;凡事希望立即看到结果,对不能马上看到结果的事往往缺乏耐心。
因此,我们做不成事,真正的原因是默认天性太过强大。每次理智脑与本能脑、情绪脑对抗的时候,败下阵来的总是理智脑。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觉醒和成长就是让理智脑尽快变强以克服天性的过程。
二、在舒适区边缘学习——最快成长的方法
天性会驱使我们选择做舒适区内的事情,这样会让我们觉得很轻松愉悦。而困难区的事情往往超出我们能力范围,尽管这些事情符合我们的理智选择,但太过困难反而容易让人放弃。人们总是习惯在模糊区打转,在舒适区兜圈,重复做已经掌握的事情(但容易无聊),对真正的困难视而不见(困难容易带来挫败和焦虑),这背后都是潜意识在操控——因为基因认为这样做耗能更低。
这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优秀的人更倾向于做高耗能的事,比如“学霸”的秘诀往往在他们的错题本上(让自己处于拉伸区)。他们更愿意花时间明确错误,并集中精力攻克。随着错题的知识点被逐一攻克,舒适区会不断向外拓展,不断挤占模糊区(拉伸区)的空间,掌握的知识也就会越来越牢固。
因此,成长可以说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人在舒适区内的认知是明确的,在舒适区外则是模糊的。舒适区外延越大,也就意味着认知能力越强,做出正确决策的概率也会更大。
行动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行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选择模糊,而不是我们常常误以为的环境干扰或是意志力弱。选择模糊,就是我们在面对众多可能性时无法做出清晰、明确的选择,这是一种不确定性,而人类面对不确定性时会不自觉地逃避。比如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战术指挥官的作用就是要及时给出明确的指令,指挥团队采取行动,拥有优秀决策能力指挥官的团队往往是最有行动力的。
当我们的头脑中有很多模糊的选项时,我们就会不自觉地选择那个最清晰、简单和确定的选项。在这个意义上,学习的本质,就在于学会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所以,在现代生活中,要想让自己更胜一筹,就必须学会花费更多的脑力和心力去思考如何拥有足够清晰的目标。我们要把目标和过程细化、具体化,在诸多可能性中建立一条单行通道,让自己始终处于“没得选”的状态。
综上所述,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是埋头苦干,而是让自己处于沉浸状态,要进入主动沉浸状态,可以通过四个要点来练习:
1.明确的目标。如进行半小时、三种方式的发球练习,而不是打羽毛球两小时这种空泛的目标。
2.练习时极度专注。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李大钊)
4.始终在拉伸区练习。每天做那些让自己感到有些困难但又可以通过努力来完成的事情。
三、培养自我改变的好习惯——早冥读写跑
了解了成长的障碍和原理之后,具体该如何行动呢?在该书的下篇,作者分享了提升专注力、学习力、行动力、情绪力的方法。这些方法,归根到底,落到日常,就是培养好的行为习惯,在作者看来,就是早起、冥想、读书、写作、跑步这“人生五件套”。
一是早起。日本作家中岛孝志在《4点起床:最养生和高效的时间管理》中指出,脑科学研究表明,健康的成年人睡觉时大多是1.5小时快速眼动睡眠、1.5小时非快速眼动睡眠,两种模式不断切换,并且在最初的两个单位时间内,也就是睡着之后的前3小时中,会进行高质量的睡眠,之后则是浅层非快速眼动睡眠与快速眼动睡眠的组合。根据这一规律,人在睡眠后的3小时、4.5小时、6小时、7.5小时这几个节点醒来,就会觉得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二是冥想。坚持冥想的练习,有助于养成专注的习惯,将专注变成无意识的行为,在不冥想时也能自动抑制思维离散,控制涣散的精神。而能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以及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最重要的习惯(刘未鹏)。冥想练习的方法很简单——闭眼静坐,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每天持续15分钟以上。
三是读书。几乎所有的书籍都是智者看待事物、做选择、决策的过程,所以读好书的意义就在于,借助智者高明的视角来提升自己的选择能力。当然,读书是一门技术活,首先,读书要先学会选书,不要盲目迷信名人推荐的书单,而是要选那些阅读难度刚好让自己处在舒适区边缘的书,即读起来有一点点难,但又能刚好读懂的书,让兴趣、难度、需求三者尽可能匹配。其次,读书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思考和行动改变自己,真正读好一本书,往往需要花费数倍于阅读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并输出自己的东西,可以是文章,也可以是习惯。再次,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关联,并用自己的语言传授给其他人,这才是高级的学习方法。
四是写作。一个人想要真正成长,一定要学会写作,而写作时如果不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转述,则是无用的。写作可以运用费曼技巧,即通过自己的语言,用最简单的话把一件事情讲清楚,最好让外行人也能听懂。
五是跑步。研究表明,运动能够使大脑长出更多的新的神经元,因此,运动不是关键,运动之后的活动安排及环境刺激才是关键。有效的模式是这样的:在运动后的1~2小时内进行高强度、高难度的脑力活动,比如阅读、解题、背记、写作、编程,或是一些诸如舞蹈、钢琴等需要复杂技巧的体力活动,以及参加不同于以往的社交活动,如接触新的环境、人物或事物,这么做可以让新的神经元受到刺激,不断生长。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正确的运动方式,需要同时包含有氧运动(跑步十分钟)和复杂运动(太极、瑜伽、跆拳道等)。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云海书评”,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