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有很多卑微的愿望。比如:考试得100分后想得到爷爷奖励的十块钱,过生日的时候想要买一盒喜欢的水彩笔,想拥有各式各样可爱的小玩偶。但是,我总是会被告知“买过的玩具为什么还要买?”、“这些是小孩子玩的东西你为什么要?”、“好好读书,好好写作业,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少碰”。
我童年时代的很多愿望,后来都是成长中的遗憾。
成年之后,我或许能够理解父母当时的处境。岁月流逝,我也尝试去弥补小时候的自己,却发现儿时的愿望对于现在的我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就像是过了期的糖果,已经失去最初的香甜。
后来我总在想,很多年前我想要的那些礼物其实不仅仅是他们本身,更是一种依赖,一种存在感,一种满足感,一种佐证爱的方式。孩子的礼物不会多昂贵,但总有父母喜欢用现实的残酷去拒绝孩子,告诉他们这些礼物并无用处并且还会给家里带来负担。在被这样的理由多次回绝后,我们成了父母口中懂事的孩子。
每每想来却还蛮心酸的,在最该被爱得像个孩子的岁月中,却咬牙与喜欢的东西挥手告别。而这些年里依旧会有些心酸,因为开始明白童年时的难过是那时自己就隐隐觉得父母的爱与我所想的爱之间有鸿沟。那些在他们眼中无用的小东西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就像灰姑娘的水晶鞋一样,而父母却从来不懂这些,以成人世界的规则去要求童心未泯的孩子。父母未能够换位思考,一点心思有不花,一味简单粗暴的拒绝,比得不到礼物更难过。
大二见习时,我在幼儿园看到的一个故事,一直在我心里挥之不去。教室有一个照片上,墙上贴着每个孩子的照片。老师每天会给听话的孩子贴上一朵红花,以示奖励。有一天,一个小朋友的妈妈接她回家,她兴高采烈地给妈妈看墙上的红花,谁知那个妈妈敷衍地点点头,拉着孩子转身就走。小朋友当场就哭了,妈妈不耐烦地问道原因,小朋友只是指着小红花。妈妈很急躁地说“你哭什么哭啊,小红花我看见了。咱们赶紧回家吧,我事还多着呢”。
我已记不清那个小朋友的模样,但她一年前哭鼻子时的酸楚于如今的我来讲,完全能够理解。小朋友想要的不过就是一句夸奖,一句“你真棒”,可妈妈却觉得这些小红花并没有实际用处,吝啬着那一句鼓励。
即便那个妈妈忽视了小红花,我也相信她爱着自己的孩子。只是有的爱,并不是成人视角出发的物质给予,有时就是呵护孩子的天真,肯定孩子的价值。哪个孩子不想得到来自最亲的人的肯定与奖励,哪个懵懂的孩子又会主动真正体会到那句来自最爱的人的严厉批评是种鞭策,至少,那时的我只会觉得爸妈的批评就是一种否定,会挫败我所有的渴望。
其实,父母给不了孩子想要的未来。孩子会有自己的人生,而父母能做的就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守护孩子的快乐与幸福。但不是所有的时候都会如此。可能因为一些原因达不到。也可能在父母的童年他们并没有得到这样的守护。所以父母就会迫切的觉得努力工作好好赚钱才是给孩子最好的……
终有一天,我也会为人母。我想,我会把所有的遗憾与委屈全都留给记忆长河。我会用那些细微的举动去呵护她千金不换的童心。让她在这样的爱与呵护下成长,永远拥有孩子的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