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面对的事情,怎么也逃不掉的。到今年3月16日,爱人去世三周年了。在此之前,一直不愿意回他的老家面对婆婆,并非婆婆对我不好,我的婆婆是中国农村传统的善良慈爱,吃苦耐劳的妇女,我们婆媳关系一直处的很好,经过婆婆多年的宣扬,我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孝顺媳妇。
爱人去世后,我一直没有回去看她。公公残疾,脾气又倔,无论农活还是家事,都帮不上忙,家里家外都是婆婆操劳,还得忍受公公的坏脾气,她算得上一个人养大了五个儿子,一个女儿。缺衣少食的大集体时代,繁密的生育,婆婆吃了太多的苦。爱人是第四个儿子。五个儿子中也就我的爱人靠读书出来,离开农村,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可儿子却过早离开了她,白发人送黑发人,让她失去了骄傲和指望。我不得不面对自己的悲伤。但我可以依靠时间和空间逃避她的悲伤。我安慰自己,先把自己的伤舔好,再去面对她吧。虽然知道她多么希望看到孙女 ,那是儿子的血脉,是儿子的一部分。
我知道,总有一天,必须面对。
二哥说,要给婆婆做八十岁整生,他这么说的时候我知道自己逃不过去了,无论如何,这一次得回去了。得面对面给婆婆一个交待。不是我想把她的儿子弄丢,是命运,残忍的命运安排,让我们变成悲伤的女人,失儿失夫失父。
终于还是回了,可呆了不到五个小时我们就告别了。走之前,领着女儿,到公公坟前磕头,指给她看墓碑上爷爷的名字。对她说,你的血脉,是从这里开始的。不管怎么样,一个人,得知道自己的来处。我现在指给她,她不一定记得住,总有一天,等她想寻找自己来处的时候,知道地方在哪里,知道先祖是谁。
看到我们的第一眼,婆婆眼圈红红的,竭力忍着眼泪。 不希望她当着一屋子的客人哭出来,毕竟是她的生辰,是喜庆的日子。婆婆老了!病腿明显拖不动, 平常走路已离不开拐杖,耳朵也背的厉害。从公公去世那年,她开始变老。年纪活大了是一种磨难,对这句话现在终于有所体会,年纪活大了,变成一个送别者,一个个送走自己的亲人、朋友,这是长寿必须承担的痛苦。长寿未必多福啊!不能告诉她为什么当天就要回家,不能告诉她我仍无法面对她的悲伤,我们回了,他的儿子却没有回,多么令人难过!我们不回,她可以想象儿子还活着,我们一旦回去,一旦坐在她的面前,永远失去儿子的事实将壁立在她的眼前,时时刻刻提醒她,她的儿子真的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不愿意告诉她,在她的其他子孙心中,我们的存在并不重要,远远没有在她心目中重要。虽然失去的也是他们的亲人,可他们心中已经没有悲伤,悲伤只在他的妻子女儿和母亲心中永存。
我知道,说这些婆婆不懂。她对其他的孩子说:你们到底怎么了?她到底对你们怎么了?你们从此就不望她了?你们说不知道给她带什么,她需要你们带什么吗?你们不去看她,打个电话也行,你们说打电话不知道说什么,要说什么呢?关心一下就好呀。婆婆知道我的难处和难过,她希望夫家的其他人可以替她给我疼爱和呵护,替他们的兄弟尽一尽照顾之责。这些我都明白。我注定是进入爱人家族的异类,爱人不在了,与这个家族的纽带也就断了。曾经,那么贫瘠的土地,那么贫困的家庭,一字不识的父母,培养出了爱人的优秀,一个大家眼中的才子,一个温厚如玉的男人。无论相貌、气质,还是学识,他的兄弟姐妹没有一个跟他相象,记得第一次来到这个家,我的惊讶。我接受了爱人,也接受了他的家庭,但他们不一定接受了我,在他们眼里,我总是不一样的,一个读了太多书跟他们不一样的人。他们融入不了我的生活,我想融入他们的生活,也融入不进去。爱人走了,我的人生离他们只会越来越远。我养出来的女儿跟我一样,注定成不了连接我们与那个家族的纽带。
我善良淳朴的婆婆,我会替爱人尽一份孝心,可她质朴的愿望注定落空了。我相信人人生而平等,但人与人精神层面的差距是亲情弥补不了。她懂得我的悲伤,我也懂她的。无论什么时候,她在我心里都是我的亲人。茫茫人海,我选择了自己的爱人,茫茫人海,我又失去了他,她的悲伤亦是我的悲伤。我们命定带着失去亲人的刻骨之痛度过余生。
婆婆已经八十岁,时间这碗良药注定医不了她的丧子之痛,所幸她还有四个儿子,唯愿他们孝顺,能抚慰老人的心。我不在乎他们对我如何,不在乎他们对我的计较,因为我为他们付出的也不多,付出和回报应该是对等的,他们对我,没有责任和义务。我为他们的兄弟付出的一切,是我的责任所在,是应该的。
一个女人理得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才能活的大气,不纠结,不报怨,慢慢变得快乐起来。悲伤总有一天能够沉淀下去,变成阅历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