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关于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新闻似乎越来越多,很多人也开始关注抑郁症,留意身边的抑郁症患者,在他们抑郁时,伸出援手,给予帮助。
其实除了抑郁症会导致自杀,焦虑症也成为80后90后自杀的罪魁祸首之一。
据美国新闻网站“worldwideweirdnews.com”2月13日报道,英国女子雷切尔•高因满30岁却未能结婚生子而感到焦虑不已,心理极度缺乏自信。
在母亲去世后,自卑的雷切尔•高时常担心男朋友是不是也会离开自己。
焦虑不安的情绪让雷切尔时常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最终在某次与男朋友发生争吵后,在公寓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焦虑,几乎是80后90后的代名词,轻则,严重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重则,还会危害生命。
焦虑为何会导致自杀?我们该如何面对被焦虑吞噬的生活?
德国作家弗兰齐丝卡•赛柏特在《焦虑又怎样》一书中,以对话、故事的形式,描述了自己与焦虑抗争到共处的亲身经历,探讨了过分的焦虑是怎样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并帮助我们真正地认识焦虑、面对焦虑,学会如何与焦虑共处,在焦虑中找回自我。
弗兰齐丝卡•赛柏特是一名编辑、知名作家,于1984年出生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曾攻读时尚新闻学和传媒学。因为自身的缘故,她沉迷于心理疾病的研究,并经常发表自的“心理”专栏上。
《焦虑又怎样》是她的第三本著作,曾获得德国具有“第一广播电台”之称的《明镜在线》的强烈推荐。
01 焦虑是什么,它是怎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的
焦虑是人的危险本能,它跟喜怒哀乐一样,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一种情绪。
适当的焦虑会是危险来临的警笛,驱使我们深思熟虑,冥思苦想,寻找规避风险的方法,它也是一种激励因素,督促着我们前进。
德国精神病学家葛布萨特尔曾说过:没有焦虑的生活和没有恐惧的生活一样,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一位单亲妈妈独自抚养一个小孩,因为忙于照顾孩子,她对工作一向是得过且过。当她得知兄弟公司的同事因为工作不认真被解雇时,她感到焦虑不安,并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态度,一改得过且过的状态,发愤图强,最终在公司的裁员潮中保住了工作。
焦虑保护了这位单亲妈妈,让她避开了风险。
我们帮焦虑说了这么多好话,但焦虑并非毫无坏处。适当焦虑在保护着我们远离风险,而过分的焦虑,正严重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甚至还危害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在《焦虑又怎样》一书中,作者弗兰齐丝卡曾因为焦虑,长期处于焦躁不安的状态,惶惶不可终日;在会议上和作报告时发言艰难;在生日聚会上,因为焦虑而当众晕厥;甚至因为过分焦虑,而陷入抑郁无助中,对一切变得无动于衷,失去了生存的动力。
02 治疗焦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误区
(1)不合适的心理医生
弗兰齐丝卡在某次晨会中因为焦虑晕倒后,意识到自己需要治疗了。然而很不幸地,他遇到了一会不适合自己的心理医生汉尼拔·莱克特。
弗兰齐丝卡说:“接受治疗就表示承认自己有问题。”
这也是很多心理疾病患者不愿意接受心理治疗的原因。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位拥有共情心理,并且不对病患做出任何评判的心理医生,让患者能够完全敞开心扉。
然而,汉尼拔医生却完全相反,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他的嘴角时不时略过一丝鄙夷的笑容,糟糕的医患关系,让弗兰齐丝卡感到不适且抗拒。
这一次心理治疗结束后,弗兰齐丝卡不但没有好转,焦虑反而更严重了。
(2)错误的治疗方法
像大多数医生一样,汉尼拔医生推荐弗兰齐丝卡去读《终于摆脱了焦虑》,并完成书中所有的测试题目。
然后,他采取了两种治疗方法:认知行为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就是通过改变患者对人、事物的看法,来达到改变认知的效果。
认知行为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A·T·Beck)认为,"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
在治疗焦虑症上,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消极的思维方式,帮助他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认为自己"不好"的认知,从而达到消除焦虑的效果。
在焦虑症的治疗史上,认知行为疗法见效快,治愈率高,但却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它只适用于轻度到中度焦虑症患者,而对于中度到中度的焦虑症患者,耗费时间长,且效果甚微。
正如弗兰齐丝卡所说的,“改变思维方式则意味着,要开辟新道路,并且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因为走出一条新道路要花很长的时间。”
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
然而,本就糟糕的医患关系让他无法放松地唤起焦虑情绪。
在第四次治疗时,汉尼拔医生又主张让弗兰齐丝卡在晨会中暴露自己的焦虑,从而赢得他人的好感
这种方法却与弗兰齐丝卡的目的背道而驰,他本就在竭力避免暴露自己的弱点。
糟糕的医患关系加上错误的治疗方法,注定了这一次的治疗最终划下失败的句号。
03 如何正确地与焦虑共处
(1)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
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治疗的基础。身体上的病痛,只要遇上一个医术精明的医生,开出合适的治疗方案即可,而心理治疗,需要一个共情力极强的心理医生,让患者信任并能放松地说出自己的心理疾病。
很幸运地,第二次求诊,弗兰齐丝卡终于遇上了对的心理医生——戈尔德贝格。
戈尔德贝格长着一副轻易便能让人信任的慈祥面孔,是弗兰齐丝卡想象中的医生的样子。
在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的过程中,戈尔德贝格神情友好坦率,给予了弗兰齐丝卡足够的尊重,让弗兰齐丝卡不再觉得自己的焦虑症状被低估。
有了良好的咨询关系,这一次咨询,很顺利地进行下去,弗兰齐丝卡在戈尔德贝格的引导下将自己所有的困扰一一倾倒了出来。
如果你在心理咨询或治疗过程中,对方的态度让你感到不适,请立刻叫停咨询,重新寻找更适合你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
(2)正确认识焦虑,接受焦虑
弗兰齐丝卡在咨询的过程中,慢慢意识到,那些困扰着他的所有事情,他的童年,他对未来的担忧等,都能归因于焦虑,焦虑无处不在。
焦虑本就是他自身的一部分,是他一直以为习惯性地把焦虑放在对立的位置,试图去对抗他,消除他。
在治疗结束后,弗兰齐丝卡试图与焦虑相处,慢慢地认识到,没有人能离开焦虑,焦虑就如那位坐在跷跷板对面的同伴,没有焦虑,他便一下子下坠到地面。
就像跷跷板一样,坐在我们对面的焦虑,不仅有好坏之分,还能起到中间过渡的作用。
焦虑是好是坏,关键看我们怎么对待焦虑。
(3)正确地与焦虑共处的方法
端正态度:
弗兰齐丝卡在于男友从兰萨罗特岛回来的飞机上,遇上飓风,飞机在到达后不得不采取复飞。
弗兰齐丝卡感到血压在下降、恶心、颤抖,而男友却笑着说:“我坐了这么多次飞机,还没有一次经历过复飞。”
男友的这句话,让弗兰齐丝卡认识到,因为事情不会再变得更糟糕,所以只会变得更好。
态度的转变,让弗兰齐丝卡彻底摆脱了飞机恐惧症。
朗读前的准备:
焦虑也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害怕,源于对自我的不自信。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充分的准备来解决。
弗兰齐丝卡在表演的老师的帮助下,试着在家里练习朗读,并且提前去熟悉会场,寻找让自己最舒适的位置,经过了一系列的准备,弗兰齐丝卡终于不会在朗读会上怯场了。
冥想:
另外,在没有化妆品、手机、电脑,完成隔离电子网络世界的修道院冥想,也是寻找自我的一种好方法。
弗兰齐丝卡在修道院进行了长达一周的冥想,这一周的冥想,让他的想法变得异常平静,僵硬的身体也开始得到舒展。她静静地感受自己的身体,并做出了以后定期练习瑜伽的决定。
正视自己的需求,对自己好点:
弗兰齐丝卡有一次打电话向母亲抱怨自己的痛苦,母亲告诉他,一个合格的妈妈不会在孩子焦虑不安时还要他振作下去,而是安慰他,这种情况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并且给他买根冰棍。
母亲的话,让弗兰齐丝卡意识到,对自己,他不是好妈妈,他太严厉,从没对自己好一点。
捍卫自己的界限:
弗兰齐丝卡写了篇文章,编辑一开始觉得很不错,后来却要求他删减一半的内容。弗兰齐丝卡很生气,想写封邮件让编辑知道自己的愤怒,最终却没写。因为他害怕编辑生气。
戈尔德贝格指出他的问题,他一直在顾忌别人的态度,事实上我们并不能控制别人的反应,而相反地,只有当自己看到自己的需求,捍卫了自己的界限,才能让真正让对方重视。
焦虑源于我们对未来的过分担心,对自我的信心不足,也源于我们的对事物的消极看法,源于过分在意他人看法而一次次打破自己界线,更是源于我们对自己过高过于苛刻的要求。
当我们能够正视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学着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焦虑,不再将焦虑视为洪水猛兽,而是把他当朋友,接受他的激励,那么焦虑自然会化成动力,那些困扰也自然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