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与孩子分开睡,这件事很多父母都说挺难的!
1.
先来说说最近听到的两个案例。
一个妈妈说,她女儿快四岁了,刚好搬了新房子,想趁着这个机会让孩子单独睡一间房,第一个晚上,爸爸听到孩子翻来翻去没有睡着,就跑过去说,宝贝,睡不着啊,是不是害怕啊,走,过去和爸爸妈妈睡吧,然后就把女儿抱回大房了。接着和女儿商量买了小夜灯再自己睡,等小夜灯买回来了,爸爸又上演原来的戏码,妈妈说,爸爸特别担心,放不下。
另一个妈妈说,她是在女儿7岁时开始和孩子分开睡,孩子不愿意,而且每次妈妈自己都睡不着,后来女儿身上长皮炎,看了医生又查不出什么问题,妈妈害怕了,又和女儿一起睡了,一直到五年级,遇到一个做心理医生的朋友,和孩子聊了一次后,才真正分开单独睡了。
从这两个个案中,不难看出,孩子分房睡不成功有一部分原因确实是由于父母导致的。父母对孩子的担心无可厚非,有些家长怕孩子生病,担心孩子会蹬被子着凉,担心孩子受委屈,担心孩子会摔下床等,自己也存在分离焦虑,从主观上不愿意与孩子分床。但是也必须意识到,孩子分床这个问题看似很小,其实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却有很大的影响,太早分开,孩子容易安全感不足,但如果太迟分床,可能导致孩子出现一系列怪异行为问题,恋母/恋父等等,孩子成年后甚至有可能患上某些精神疾病或产生心理问题。
2.
在孩子3岁前,由于还没形成独立生存的能力,没有大人的陪伴睡觉会害怕,如果孩子在感受到寒冷、饥饿、黑暗、有便意等一些需要的时候,不能及时得到父母的照顾和安慰,容易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可能会产生被妈妈抛弃的感觉,长大后也许会安全感不足、疑心重、没有信任他人的能力等问题。孩子在3岁以前属于心理学上说的依恋期,3岁以后孩子开始逐渐社会化的过程。通常,孩子到了3岁左右就有了最初的性别意识,心理发育处于一个重要阶段,4~6岁是性蕾期,在5岁左右,开始意识到男女之间的性差异。家长陪睡时间过长容易引发性早熟和早恋,日后难以自律,容易依赖,感到孤独寂寞时甚是无助,不能适应陌生的环境,对孩子的性心理健康极为不利。
3.
在5岁左右分房睡,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有利于培养孩子形成独立的人格。首先,孩子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睡觉,需要独自面对黑暗,这是孩子独立性发展之路上向前迈进的一大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要自己学会处理恐惧、失落等负面情绪;其次,这个时候分开睡,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睡觉前的准备、自己盖被子、早上自行起床等,而对于自己可以照顾自己,会让孩子产生极大的成就感,同时,对其它行为规范也会更容易接受,分房睡是培养孩子独立自理及应变能力的有效措施。
4.
在和孩子分房睡的过程中,刚开始可能会很困难,孩子可能会哭闹,可能会用各种方法来抗拒自己睡,出现不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正常的现象,是必经阶段,家长会产生焦虑和内疚感。当然,分床别盲目求快,家长要有有足够耐心,别强求一步到位。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有一定的过渡期,才不会让他们产生出“爸爸妈妈不要我了”的恐慌感和孤独感。
5.
这个过程,家长可以用正面管教----“和善与坚定”的态度,提前告知孩子,提前时间可以是一个月、两个月不等,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同时让孩子觉得自己睡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是长大了的标志。邀请孩子一起布置他的小房间,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床上用
品,使孩子有参与感。与孩子约定一个开始的时间点,比如生日的时候,给孩子一个仪式。另外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日常惯例表,在一开始每周允许有一至两天和父母睡,在分房后对孩子的及时鼓励,这些都有助这个过程的顺利过渡。
作为父母,一定要坚持原则,帮助孩子适时脱离父母,带着爱放手,让孩子独立成长。专家建议:能力成熟才是分床的好时机,所以每个家庭可根据孩子的心智发育情况做灵活机动的选择,循序渐进,允许孩子一点点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