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今日小暑——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之意,小暑为小热,紧随其后的,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大暑!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这句民间谚语说明此时天气之热,而预防“中暑”,也是这段时间里健康防护的主题。
大暑小暑之后,还有处暑。处暑节气在立秋之后,此时虽然已经进入秋天,但“三暑”怎会轻易让出控制权?所以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会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那就是人们闻之色变的“秋老虎”!
“三暑”已经很难对付了,可你一定知道,“三暑”之外还有“三伏”!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说明三伏天才是最热的时候——那么问题来了:三暑和三伏究竟是什么关系?“暑”和“伏”,究竟有什么区别?
让我们从字源入手来对“暑”和“伏”进行比较。
先看“暑”。《説文解字》:暑,熱也。从日者聲。暑由者和日两部分组成,“者”,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在甲骨文中就是“煮”的意思,表示引火炊煮。造字本义:天热如煮,形容天气灼热。上面有日头晒,下面如同用火在煮,表明已经热到极致!
再看“伏”。《説文解字》:伏,司也。从人,从犬。造字本义:猎手带着猎狗,趴卧隐蔽,伺机出击猎物。
很显然,从字源来看,“暑” 与热有直接关联,而“伏”的含义是“隐蔽、隐藏”,与热没有直接关系。既然如此,为什么古人又会用“三伏”来表示最热的天气呢?
这涉及到阴阳五行的原理。
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
于是规定从夏至起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从夏至起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立秋起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有10天),总称为三伏。
虽然每年的入伏时间不固定,但三伏天总的来说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也就是在“三暑”时间跨度之内,所以说“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没毛病!
简而言之,三暑是从节气角度来确认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而三伏则是从五行的角度来进行描述,角度不一样,但在时间区间上基本重合。
今天就是小暑了,伏天什么时候来?今年小暑过后6天,也就是7月12日庚子日——夏至起的第三个庚日,此日起即为初伏。
三伏将至,暑气日重,这在物候现象上也有所体现。
小暑三候:
初候温风至。
二候蟋蜂居壁。
三侯鹰始挚。
温风至:小暑时节,大地上不再有一丝凉风,所有风中都带着热浪。
蟋蜂居壁:蟋蜂亦名促织,此时羽翼没有完全长成,所以居穴之壁。
鹰始挚:鹰学习搏击之事。应氏曰:杀气未肃,鸷猛之鸟始习于击,迎杀气也。
天气炎热,注重饮食养生极其重要。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可使身体多出汗,继而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
西瓜番茄汁可清热、生津、止渴。对于夏季感冒,口渴、烦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便赤热者尤为适宜。
绿豆米粥有清热、解暑、去瘟毒之功效,熬制米粥时加适量绿豆即可制成,在炎炎署日食用,养生效果颇佳。
除此外,蜜汁藕在小暑时节也颇受民间欢迎。藕营养丰富,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制成蜜汁藕,食用后有安神助睡眠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炎热的环境下,人容易心烦不安、疲倦乏力,此时尤需静心。自我养护和锻炼时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比如可以通过茶饮的方式舒缓身体、调节情绪,做到“心静自然凉”。这就好比古人所说:“无计遣兹长昼也,茗碗炉香。”
小暑已至,最热天气正在赶来。
你,做好迎接它的心理准备了吗?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