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在微博看到@央视新闻 发布的这条新闻:
“千山万水都是情,不要乱扔行不行”、“抽刀断水水更流,乱扔垃圾愁更愁”……最近,西安一保洁公司给环卫工发放了2000件自带“萌语”的反光背心。负责人说,这些标语鲜活可爱,也是对大家环保意识的提醒。
一方面为西安这家保洁公司的良苦用心而感动;另一方面则觉得,要在这个繁花似锦的世界获取那么一点点的关注,多难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已经让人感到麻木了,必须得绞尽脑汁想出一些足够刺激的标语来打动人心。
昨天讲课的时候,发现有些学生在桌子上立着的小包后面低头不语、目不转睛,甚至对我讲的每句话都没有任何反应。毫无疑问,那是在玩手机。不夸张地讲,我看到这种现象,就像看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一样,都快麻木了。感觉玩手机的学生立个包在桌子上或者在我走近的时候把手机屏幕翻向桌面已经是对我的尊重了。是啊,和英雄联盟比起来,和开心消消乐比起来,和微信朋友圈比起来,我的课得多无聊啊。我也必须得绞尽脑汁想出一些足够刺激的方式来吸引眼球了。
其实我早已意识到,在知识大大地供过于求的这个时代,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试图“普及”知识,那几乎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这个世界到处是知识,老师并不处于知识中心,学生接收知识的途径可能比老师还多得多。这种情况下,如果上课仅仅是普及知识,那么课堂就没有太大意义了。所以我认为,至少在人文社科艺术类的某些课程中,课堂应该发挥的作用,一是老师对学生在专业上技术性的指导;二是观点的表达以及观点与观点之间的碰撞。
上周的“播音主持作品赏析”课上,在欣赏完林海在《最爱是中华》的主持片段之后,我安排了一场模拟主持:在学生中选择了两个做主持人,四个做参赛选手,另有记分员、计时员各一位,用和节目中“名师高徒”环节同样的形式,让两位主持人模拟、体验文化竞技节目的主持,从而看到应有的高度并找到自己和那个高度之间差距。课堂气氛比较好,并且在这周的课堂上,让两位同学分别总结了自己的问题。我认为这样的课堂是有意义的,感到很欣慰。
于是接下来开心地讲课。但不能每节课都做节目啊,这节课该做最后的赏析了,要上升到理论层面了。于是就出现了前面写的那些玩手机的场景。
有的大学老师为了让学生专心听课,干脆成为了段子手,甚至我还看到过有的老师把弹幕都弄到课堂里了。我审视了一下自己,任何用到数据线的行为对我来说都是高科技,所以我可能没法让学生往投影上发弹幕。不过,这样的手段可能的确能有作用,但总归都还是形式上的手段。但形式对人的刺激是有限度的,比如央视春晚:大演播厅、大舞台、高科技;灯光耀眼、颜色艳丽;明星众多、节目种类繁杂,这不比多年前的条件好吗?但为什么越来越不能得到好评呢?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年的春晚(但绝不仅仅是春晚)过于注重舞台及节目的形式而忽略了节目的内容。也就是说,钱不少花、人不少请,什么都有了,就是好节目不多。
所以,不管环保标语再怎么“萌”,人们不照做照样没用;不管春晚的形式有多复杂,节目不好看照样得不到好评;不管课堂的设置多么新奇,如果只为了吸引注意力而淹没了应该传授的知识,照样不能算是有意义的课堂。
哎,要“打动人心”,多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