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照,有“春去花仙子,夏游大海边。滑雪沁园春,秋到浮来山”的说法。慕名浮来山早已多年,那山,那树,那传说,那风景,虽然还不曾去过,但关于山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
趁着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陪着儿子搭乘刚刚开通不久的 C202路旅游专线公交大巴车到浮来山景区游玩。97公里单程路程才仅仅三元的车费,这么利好的政策极大优惠方便了日照的市民与来日照游山玩水的旅客。
新建的山海路是崭新的,公交车也是崭新的;山是翠绿的,天空是蔚蓝的,路边那一簇簇迎秋绽放的鲜花与犹如挂满着红灯笼的杮子树相映成趣,把十月的山海路妆点的更加美丽。
山海路东起日照的海边山海天旅游度假区,西至日照莒县浮来山,全长100多公里,是连接日照东西方向的大动脉,也是日照山海旅游的绝佳路线,从东向西,将山海天、伴月山庄、马陵水库、龙门崮景区、凤凰措、太阳山景区、丹凤景区、都乐农庄、嗡嗡乐庄园、沭河公园、莒国故城等这些璀璨夺目如珍珠一般的风景区串接成一条美丽的旅游“项链”。
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车程,从山海路拐弯来到浮来山山脚下,还没等停好公交车,不远处浮来山那烽火台状的山门透过车窗跃于眼前。
山近了,已站在浮来山的脚下,山门前两侧翠柏护道而行。儿子早已经拾阶而上跑在前面。经过检票口进入山门,一条蜿蜒曲折水泥铺成的主道消尽在苍翠的绿里。秋凉了,秋天的风也惬意地凉爽,景区内松涛阵阵,树叶沙沙作响。
按照导游图上的标识一路前行,经过路的左边有几个牌子的标注了解到浮来山的地质情况:远古时代这里是一片海洋,大约在距今6亿年前的时候发生了一次大地震,造山运动成就了今天的浮来山系。
再往前走,按照路标指示左拐进入一条菊花簇拥的大道,大道尽头又有几个岔道分別通往不同的景点。我与儿子先选择了通往怪石峪、云龙崖、刘勰墓方向的小道。
怪石峪,真的名付其实的千奇百态怪石嶙峋,在大半个山坡上散落。有许多历代文人留下的游玩石刻,有的已经被风雨和时光打磨的十分模糊仅能依稀辨认出凹进去的字痕。
沿着石阶往上走,路也越来越不好走,大约有500米便到达大思想家文学家刘勰的墓地了。
刘勰,字三公,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曾写了一部举世闻名的书籍——《文心雕龙》而名垂青史。至今还有许多龙学研究的学者专家在不断研究挖掘。传说刘勰出生于日照东港的刘三公庄村(今三庄镇),在他的老家还有刘勰“闻鸡晨读”的故事,在三庄镇的龙门崮也还有鸡鸣寺、校经楼等景观。刘勰的晚年是在浮来山度过的,至今还有“藏经阁”、“定林寺”等景点,这些都是与刘勰有关的。
从刘勰纪念碑折回一小段路再往前行,一条狭隘的山石阶道陡峭而又崎岖地挂在山腰上,看到有的游客手扶竹杖有的互相搀扶小心翼翼往上攀。儿子倒像是不看疲倦的小仙童,早已跑在前面,把我远远地落在半山腰里。
山顶处,有一块天然山石上刻了一个大大的“寿”字,一丛丛山石如一朵朵凝固千年的石花,绽放在山头林间,一旁的景点牌里还介绍说此处还曾采集过许多古生物化石,有珊珊虫的,有三叶虫的。对研究浮来山的成因和历史留下十分重要的佐证。
【又要起床了,还有定林寺、传说中七搂八拃一媳妇的银杏树、根藏馆、五百罗汉阵、呐喊泉等等许多地方没来得及带大家一起去看看,看来写完还需要些时日了。未完待续】
再往前,有一座红墙飞檐的建筑从松柏遮掩中伸出一个边角,走的近一点,才看到朱门之上有“青云庵”的牌匾。虽然有些破落,但能将庵建在如此风景幽美之处,可见她的主人选址时用了一番心思的,山静林幽,真的是修心养性的好去处。
沿着原道折返回主道,再往前一走便是千年古刹——定林寺了,这里是刘勰曾经撰写《文心雕龙》之处,如今前来瞻仰的游人如织,络绎不绝。寺门外石阶下有几个富有经济头脑的小商贩,经营的纸钱香火倒是适时地满足了游客奠拜先人的心理,生意也的确火爆。
进了寺门,寺院内便是闻名中外号称“天下第一树”的银杏树了。树冠遮住了大半个寺院,差不多有方圆五六亩地的样子吧,树枝上系满游客祈福求愿的红丝带。
关于此银杏树还有个很美的传说呢:传说有个书生去赶考途经此山时恰逢下雨,便跑到此树下避雨,看到银杏树如此之高大便想丈量一下,便做了个记号,伸直胳膊一庹(tuo,旧时长度单位,两胳膊伸直从左手到右手指尖的距离)一庹地丈量下来,当量到七庹的时候,才发现树边还有一位美丽的姑娘也倚树而立在避雨,于是便不好意思再用庹去量了,只好用拃(旧时长度单位,手掌伸开,拇指尖与中指尖的距离)粗略地量了八拃,于是后来便有了“七搂八拃一媳妇儿”的说法了。
岁月又过去了几百上千年,银杏树肯定又长粗许多,那个“七搂八拃一媳妇儿”的故事只能算是美丽的传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