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的中国经济,在焦虑走过,而基于经济的周期性特征,2019年、乃至未来的3—5年,中国经济大概率仍将处于疗伤阶段,真正的结构性反转、恢复经济高增长,尚须一定的过程。
上周举办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明年要全力抓好的七大重点工作内容,第二条就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具体内容为:
要努力满足最终需求,提升产品质量,加快教育、育幼、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我国发展现阶段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巨大,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挖掘内需潜力,满足最终需求,不仅需要阿里、京东等传统电商的转型升级,更需要广大社交电商的崛起。
因为,相比于传统电商,在微商基础上升级的社交电商,天然具有经营成本低、转化率高、用户粘性大的优势。
众所周知,传统电商在发展前期一般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以支付明星代言和其他渠道获取用户的费用,同时,由于不了解用户属性,普遍采取“广撒网”和“薄利多销”的模式运行,因而基本上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亏损经营的状态。
而社交新电商则完全采取轻资产运营模式,不仅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开展业务,也不必为巨额的销售和推广费用买单,加之存货量少危险系数低,因此,无论是盈利水平还是抗风险能力都要优于传统电商。
其次,与传统电商相比,社交新电商拥有较高的转化率。
举一个小例子:比如你闲暇无事刷朋友圈、刷快手、刷抖音时,看到朋友或喜欢的网红在推荐牛肉干,尤其是当看到吃播酣畅淋漓大快朵颐时,作为一个小吃货你大概率会产生购买欲望——耳朵里是倒计时折扣的吆喝声,眼睛里是疯狂刷礼物的缤纷色,而你只需要点击直播下方的购物车便可立即下单——看到没有,社交新电商对人的影响是持续的、全方位的、随时随地的。
而如果换做传统电商呢?你大概率只有在有需要购买某一产品时,才会打开这款软件,然后搜索、对比,但你对比的时间越长,最后下单的可能性就越低——价格差异大,你担心质量没有实体店和做社交新电商的老同学的好。
社交新电商还有一个传统电商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社交”二字。
人与人之间,因为某种契机而相识、熟悉,因为熟悉信赖而沟通、交流,又因为交流而产生买卖,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无疑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和买卖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渠道。
传统电商是冰冷的,而社交新电商确实有温度的,即便你并不需要购买东西,但也可以看看直播、视频、朋友圈、社交群而对他/她进行更多了解,对方有足够的时间来吸引你、感化你、俘虏你,最终促成消费。
一旦你买了对方的产品、成了对方的粉丝,那么就极有可能将他推荐给你的亲朋好友,一传十,十传百,最终达成裂变。
很多人质疑社交新电商的理由,无非是因为以淘宝为代表的传统电商其年活跃量已经高达5.76亿,岂是做微商的这些“泥腿子”所能企及的高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电商想要继续保持用户高速增长,几乎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尤其是在其市场主要针对一二线城市的情况下。而坐拥10亿用户的微信,日均播放量高达30亿的抖音,对社交新电商而言确实一片肥沃待耕的土地。
更何况,当“泥腿子”主动转型为“正规军”,必将迸发出更加强劲的生命力,以更加令人震惊的速度瓜分市场。
假若,我们注定要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伟大时代,何不勇敢下场比赛?即便不能,但能够在观众席上为迅速狂奔的参赛者加油喝彩,或许也是一种参与。